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第有怀》
《下第有怀》全文
唐 / 章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故乡朝夕有人还,欲作家书下笔难。

灭烛何曾妨夜坐,倾壶不独为春寒。

迁来莺语虽堪听,落了杨花也怕看。

但使他年遇公道,月轮长在桂珊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yǒu怀huái
táng / zhāngjié

xiāngcháoyǒurénháizuòjiāshūxiànán
mièzhúcéngfángzuò

qīngwèichūnhán
qiānláiyīngsuīkāntīngluòleyánghuākàn

dàn使shǐniángōngdàoyuèlúnchángzàiguìshānshān

注释
故乡:家乡。
朝夕:早晚。
还:归家。
欲:想要。
作:写。
家书:家信。
灭烛:熄灭蜡烛。
妨:妨碍。
夜坐:夜晚静坐。
倾壶:倒酒。
春寒:春日寒冷。
迁来:搬来。
莺语:黄莺鸣叫。
落了:飘落。
杨花:柳絮。
怕看:令人担忧。
他年:将来。
公道:公正。
月轮:明月。
桂珊珊:桂树繁盛。
翻译
家乡的人们早晚归家频繁,想写家信却难以提笔。
即使熄灭蜡烛也不妨碍夜晚静坐,倒酒并非只为抵御春寒。
搬来的黄莺鸣叫虽然悦耳,但飘落的柳絮却令人担忧。
只愿将来能遇到公正,那时明月依然照耀着桂树繁盛的地方。
鉴赏

此诗语言简练而情感丰富,通过对故乡的记忆和对亲人书信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切思念。首句“故乡朝夕有人还”透露出诗人对于故土的依恋之情,而“欲作家书下笔难”则表达了思念之强烈,难以言表。

“灭烛何曾妨夜坐,倾壶不独为春寒”两句,通过对夜晚继续写作和酒水共酌的情景描绘,表现出诗人夜不能寐,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惜。

“迁来莺语虽堪听,落了杨花也怕看”则是通过春日里莺鸟的歌声和杨花飘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同时又不免带有一丝哀伤。

最后,“但使他年遇公道,月轮长在桂珊珊”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望和期待,希望能够重逢知音,在明亮的月光下,桂花芬芳之中,与亲朋好友共度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家国、自然、生活的深情描绘,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章碣
朝代:唐   字:丽山   生辰:836—905年

章碣(836—905年),唐代诗人,字丽山,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猜你喜欢

鹊踏花翻.语内

潦倒逢场,支离拥妓,连宵憨掷红鱼赌。

到今典尽鹔鹴,三斗难沽,拔卿头上钗双股。

醒时叉手月中吟,醉时双髻风前舞。凄楚。

空挟酒龙诗虎。悔不当初尊阿堵。

且幸由房相慰,算来不似,苏季刘伶妇。

相携负锸,已西风敝裘,犹自为侬补。

(0)

画堂春.浇花

为怜春去惜芳菲。将泉欲滴花枝。

秃襟小袖汲来迟。别样腰肢。

细洒恐溅裙幅,徐倾好沁香脾。一枝轻摘衬乌丝。

拣又多时。

(0)

丑奴儿令.闺怨

欢情别恨匆匆换,欢是前宵。别是今朝。

一样轻魂两样销。梦来梦去迢迢觅,去梦郎招。

来梦奴邀。两处轻魂一处飘。

(0)

浣溪纱.闺思集句

欲作家书意万重。美人千里思何穷。

眼看春尽不相逢。

几处吹笳明月夜,一声肠断绣帷中。

秋波不动簟纹融。

(0)

菩萨蛮.春寒

夜寒酒薄眠初觉。一钩残月悬楼角。小篆冷香筒。

香煤半粟红。垂帘还涉想。髣髴金钗响。

数尽短长更。东方不肯明。

(0)

最高楼.春愁

从今后,春去不须留。都付与东流。

风回絮卷花堆砌,莺啼人醒月当楼。

最难堪,三月尽,五更头。但听着曲儿心又闷。

但对着、酒儿身又困。常只是,靠香篝。

病中也要寻排遣,闲时却又记漫柔。

细思量,全不是,为春愁。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