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在千秋,服郑说经刘杜史;
神归一夕,仙人骨相宰官身。
名在千秋,服郑说经刘杜史;
神归一夕,仙人骨相宰官身。
此挽联以深邃的哲思与文采飞扬之笔触,悼念了钱大昕这位学术巨擘。上联“名在千秋,服郑说经刘杜史”赞颂钱大昕在学术界的不朽声名,他所服膺的郑玄之经学、刘向刘歆父子的目录学以及杜预的注释,皆为后世学者所推崇,其学问之广博深远,犹如星辰永照千秋。
下联“神归一夕,仙人骨相宰官身”则描绘了钱大昕逝世时的场景,仿佛其灵魂在一夜之间飘然而去,归于宁静。此处将钱大昕比作仙人,其骨骼相貌虽为凡人,却拥有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如同宰相一般,治理着知识与学问的庞大领域。此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更蕴含了对其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高度赞誉。
扁舟落日成安驿,驿前危樯密如箦。
岸高浪急不得前,争先进寸复退尺。
须臾缆定心稍安,独据胡床坐深夕。
水边灯影正晶荧,陌上铃声还络绎。
才听打鼓按官船,又见驱车送行客。
揽衣近前试问谁,往来一日多数百。
中原征需苦繁剧,江南转输严督责。
况今使者类狼贪,水陆鲜肥随口索。
致令编户疲差役,生计萧条徒四壁。
已将弱女纳官钱,更遣中男补丁额。
曩时河上几人家,今日飘零竟无迹。
请君置此勿复言,言罢空令愁思积。
几点残星散空碧,船头别我东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