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不作六月凉,俗心但忆桃李香。
行云流水满天地,不知世事谁短长。
先生呼我为仙子,知否人间春已死。
春虽已死吾心生,能摄春心到吾纸。
墨华晕作昏黄烟,先生在侧挥七弦。
一弦一声一花白,斗室环花山万笏。
忽于弦尾闻鹤鸣,鹤背高花动明月。
魄香如醴月可吞,我画之魄君诗魂。
蓬莱真人俯首避,人天蠢蠢何足论?
虚空不碍长袖舞,花底波涛走风雨。
风雨声中万梦漂,梦见花梢玉鸾语。
冰雪不作六月凉,俗心但忆桃李香。
行云流水满天地,不知世事谁短长。
先生呼我为仙子,知否人间春已死。
春虽已死吾心生,能摄春心到吾纸。
墨华晕作昏黄烟,先生在侧挥七弦。
一弦一声一花白,斗室环花山万笏。
忽于弦尾闻鹤鸣,鹤背高花动明月。
魄香如醴月可吞,我画之魄君诗魂。
蓬莱真人俯首避,人天蠢蠢何足论?
虚空不碍长袖舞,花底波涛走风雨。
风雨声中万梦漂,梦见花梢玉鸾语。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名为《杨山人铸作画梅仙歌见赠诗以答之》。诗中描绘了一幅充满奇幻与超脱的画卷,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诗开篇即以“冰雪不作六月凉,俗心但忆桃李香”两句,对比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与世俗人心的追求,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纯净之美的向往。接着,“行云流水满天地,不知世事谁短长”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越世俗观念的追求。
“先生呼我为仙子,知否人间春已死。春虽已死吾心生,能摄春心到吾纸”几句,体现了诗人与高人雅士之间的交流,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热情。通过“墨华晕作昏黄烟,先生在侧挥七弦”描绘了艺术创作的氛围,而“一弦一声一花白,斗室环花山万笏”则展示了音乐与绘画艺术的和谐交融,以及其带来的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
“忽于弦尾闻鹤鸣,鹤背高花动明月”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光影变化,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接下来,“魄香如醴月可吞,我画之魄君诗魂”则将诗人的艺术作品与对方的诗歌相提并论,强调了两者在精神层面的共鸣与融合。
最后,“蓬莱真人俯首避,人天蠢蠢何足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神话与世俗观念的超越,以及对自身艺术成就的自信。而“虚空不碍长袖舞,花底波涛走风雨”则进一步展现了艺术创作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其中蕴含的深邃哲理。“风雨声中万梦漂,梦见花梢玉鸾语”则以梦境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哲思的作品。
户网添纱,帘栊换额,又逢长日。
曲径西偏,梧桐引新碧。
溪堂亭午,人自惬、罗衫轻窄。疏密。
枝上小莺,尚声声啼涩。
花南水北,吹紫漂红,残芳去难拾。
槐风未暑,气候正清寂。
历历雨晴林沼,一片绿阴如涤。
想此时情景,应胜十分春色。
来时尽说长安乐,出门西向而笑。
半入云霄,半飘尘海,半在秋原残照。欹斜乌帽。
对冷月啼蛄,影形相吊。
此味辛酸,古人先我已尝到。
风云何限屠钓,叹行年廿八,已非英妙。
数折桑乾,一条虹彩,车骑喧喧争闹。不如归好。
共乌鹊南飞,听他低叫。饱吃黄粱,拥衾眠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