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山人铸作画梅仙歌见赠诗以答之》
《杨山人铸作画梅仙歌见赠诗以答之》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冰雪不作六月凉,俗心但忆桃李香。

行云流水满天地,不知世事谁短长。

先生呼我为仙子,知否人间春已死。

春虽已死吾心生,能摄春心到吾纸。

墨华晕作昏黄烟,先生在侧挥七弦。

一弦一声一花白,斗室环花山万笏。

忽于弦尾闻鹤鸣,鹤背高花动明月。

魄香如醴月可吞,我画之魄君诗魂。

蓬莱真人俯首避,人天蠢蠢何足论?

虚空不碍长袖舞,花底波涛走风雨。

风雨声中万梦漂,梦见花梢玉鸾语。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名为《杨山人铸作画梅仙歌见赠诗以答之》。诗中描绘了一幅充满奇幻与超脱的画卷,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诗开篇即以“冰雪不作六月凉,俗心但忆桃李香”两句,对比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与世俗人心的追求,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纯净之美的向往。接着,“行云流水满天地,不知世事谁短长”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越世俗观念的追求。

“先生呼我为仙子,知否人间春已死。春虽已死吾心生,能摄春心到吾纸”几句,体现了诗人与高人雅士之间的交流,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热情。通过“墨华晕作昏黄烟,先生在侧挥七弦”描绘了艺术创作的氛围,而“一弦一声一花白,斗室环花山万笏”则展示了音乐与绘画艺术的和谐交融,以及其带来的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

“忽于弦尾闻鹤鸣,鹤背高花动明月”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光影变化,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然。接下来,“魄香如醴月可吞,我画之魄君诗魂”则将诗人的艺术作品与对方的诗歌相提并论,强调了两者在精神层面的共鸣与融合。

最后,“蓬莱真人俯首避,人天蠢蠢何足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神话与世俗观念的超越,以及对自身艺术成就的自信。而“虚空不碍长袖舞,花底波涛走风雨”则进一步展现了艺术创作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其中蕴含的深邃哲理。“风雨声中万梦漂,梦见花梢玉鸾语”则以梦境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菩萨蛮.春日忆西湖次陆荩思徐竹逸倡和原韵

划波曾到西泠去,掠入绿痕难睡处。

疏簟杂眠鸥,真成自在游。

如今佳兴歇,闷过春三月。

刚见摘兰芽,山村又焙茶。

(0)

法驾导引.曹南耕表弟礼斗甚虔词以纪之四首·其三

元始殿,元始殿,瑶陛一层层。

丹灶几声仙院笛,碧池千盏醮坛灯。人静露华凝。

(0)

惜红衣

户网添纱,帘栊换额,又逢长日。

曲径西偏,梧桐引新碧。

溪堂亭午,人自惬、罗衫轻窄。疏密。

枝上小莺,尚声声啼涩。

花南水北,吹紫漂红,残芳去难拾。

槐风未暑,气候正清寂。

历历雨晴林沼,一片绿阴如涤。

想此时情景,应胜十分春色。

(0)

清平乐二首·其一

子虚乌有,真个消魂否。

擪笛弹筝交玉手,唱出晓风杨柳。

书生未耐寒酸,寄想惊鸿舞鸾。

何日珠圆翠绕,画中且自寻看。

(0)

齐天乐六首·其四

来时尽说长安乐,出门西向而笑。

半入云霄,半飘尘海,半在秋原残照。欹斜乌帽。

对冷月啼蛄,影形相吊。

此味辛酸,古人先我已尝到。

风云何限屠钓,叹行年廿八,已非英妙。

数折桑乾,一条虹彩,车骑喧喧争闹。不如归好。

共乌鹊南飞,听他低叫。饱吃黄粱,拥衾眠一觉。

(0)

满宫花

态娇痴,人独自,长带一分愁意。

寻思着,甚比量愁,没个和愁相似。

不解愁从何处至,觉道眼前都是。

同行同坐总难销,只好与愁同睡。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