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从招提游,妙趣崖谷迥。
自谓颇造微,何由昧斯境。
绛气霭秋空,白雪屯夜永。
华屋荫修椽,皎月浮藻并。
坏衲逢阿师,苯尊发垂顶。
简默近道要,虚夷发幽省。
念昨分手初,霜飙虎溪冷。
及兹再会面,老色藏秀整。
属予妄缘息,值子尘事屏。
循涧意无穷,扪萝度前岭。
久从招提游,妙趣崖谷迥。
自谓颇造微,何由昧斯境。
绛气霭秋空,白雪屯夜永。
华屋荫修椽,皎月浮藻并。
坏衲逢阿师,苯尊发垂顶。
简默近道要,虚夷发幽省。
念昨分手初,霜飙虎溪冷。
及兹再会面,老色藏秀整。
属予妄缘息,值子尘事屏。
循涧意无穷,扪萝度前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彭在资圣庵与明光明祖首座重逢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之美,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久从招提游,妙趣崖谷迥”点明了诗人长期在寺庙中游览,感受到了山川的奇妙与深远。接着“自谓颇造微,何由昧斯境”表达了诗人对高深佛法的追求,却也感叹自己未能完全领悟其中奥妙。
“绛气霭秋空,白雪屯夜永”描绘了秋天天空中的红霞与夜晚积雪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华屋荫修椽,皎月浮藻并”则转向对建筑与月光的描写,华美的房屋在修长的梁柱下,皎洁的月光照耀着藻井,展现出一种和谐与美感。
“坏衲逢阿师,苯尊发垂顶”描述了诗人遇见僧侣的情景,僧侣头戴佛冠,体现了宗教的庄严。“简默近道要,虚夷发幽省”则表达了僧侣言行举止的简朴与深邃,接近佛法的核心,内心平静而深思。
“念昨分手初,霜飙虎溪冷”回忆了上次分别时的寒冷与凄清。“及兹再会面,老色藏秀整”则写出了再次相遇的喜悦与感慨,岁月虽已老去,但心境依然年轻。“属予妄缘息,值子尘事屏”表达了诗人放下世俗杂念,与明光明祖首座共度清净时光的愿望。
最后“循涧意无穷,扪萝度前岭”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明光明祖首座一同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图书出河洛,羲禹阐幽玄。
列圣继有作,人文日昭宣。
伸尼感凤鸟,至理寓微言。
自从秦汉来,但见枝叶繁。
寥寥千载后,濂洛探其源。
紫阳具条理,垂裕启后昆。
前修去已远,来哲未有闻。
瑰辞逞葩艳,宁复归本根。
一簿金兰,再休教、香烟零落。
有尔我、诗坛豪放,觞歌激烈。
不合时宜肺腑共,尽抛礼法才情各。
到酣馀、浮白更酹予,予曰诺。君未去,情堪托。
君欲去,情离索。念知交如此,良云不恶。
苏大风流都自许,杜陵年少须行乐。
到更深、扶醉且辞予,予曰莫。
我意如秋,喜月到初弦,空庭皎皎。
牛女佳期,堪怪齐谐缥缈。
就使银河真渡,也应是、愁多欢少。
算何如、支机石畔,索性年年孤俏。
今来古去千秋矣,偏难道、天孙未老。
便是逋钱真百万,织久应偿了。
况是牵牛痴绝,反不累、天孙烦恼。
愿天孙、锦泪且收,将莫被、嫦娥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