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如秋,喜月到初弦,空庭皎皎。
牛女佳期,堪怪齐谐缥缈。
就使银河真渡,也应是、愁多欢少。
算何如、支机石畔,索性年年孤俏。
今来古去千秋矣,偏难道、天孙未老。
便是逋钱真百万,织久应偿了。
况是牵牛痴绝,反不累、天孙烦恼。
愿天孙、锦泪且收,将莫被、嫦娥窃笑。
我意如秋,喜月到初弦,空庭皎皎。
牛女佳期,堪怪齐谐缥缈。
就使银河真渡,也应是、愁多欢少。
算何如、支机石畔,索性年年孤俏。
今来古去千秋矣,偏难道、天孙未老。
便是逋钱真百万,织久应偿了。
况是牵牛痴绝,反不累、天孙烦恼。
愿天孙、锦泪且收,将莫被、嫦娥窃笑。
此诗《玲珑四犯·七夕》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巧妙地融合了七夕节的传统故事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开篇“我意如秋”,诗人以秋日的意境自比,暗示内心的宁静与深沉。接着,“喜月到初弦,空庭皎皎”描绘了一幅月圆之夜,庭院明亮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接下来,“牛女佳期,堪怪齐谐缥缈”则引入了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堪怪”二字,表达了对这一传说中短暂相聚的感慨。
“就使银河真渡,也应是、愁多欢少”一句,诗人设想即使牛郎织女真的能够跨越银河相会,但因时间短暂,更多的是愁绪而非欢乐。这种对比,深化了对爱情与分离之痛的思考。
“算何如、支机石畔,索性年年孤俏”则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牛郎织女选择在支机石旁,每年孤独地守候,或许能减少分离的痛苦。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长久陪伴与短暂相聚的哲学思考。
“今来古去千秋矣,偏难道、天孙未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牛郎织女爱情永恒性的怀疑。接下来,“便是逋钱真百万,织久应偿了”运用夸张手法,比喻爱情的付出与回报,强调了爱情的价值超越物质。
“况是牵牛痴绝,反不累、天孙烦恼”通过对比牛郎的痴情与织女的烦恼,进一步探讨了爱情中的牺牲与幸福。最后,“愿天孙、锦泪且收,将莫被、嫦娥窃笑”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爱情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够得到上天的认可和保护,避免成为他人的笑柄。
整首词以七夕节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情、时间和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蛩声唧唧,雁声呖呖。病叶落空阶,清籁鸣空隙。
客来叩我白云房,三绕禅床振金锡。
玄音落落不覆藏,更加一语成狼藉。
拟来此处寻声迹,万里秋风有何极。
丈夫何事不肯休,直欲参天起荆棘。
九载少林穷的的,一宿曹溪浮逼逼。
偃溪流水香严击,切忌随他那边觅。
良由眼听与心闻,疾燄过风俱莫及。
威音那畔空劫前,底事何曾异今日。
幻住道人都不识,柴扉昼掩千山碧。
寒莎叶底露沈沈,烟外数声牛背笛。
客既无言我亦休,横眠一觉青茅席。
梦里忽闻萧骚淅沥何处生?
觉来元是山雨四阎声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