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松》
《古松》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森森直干百馀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

(0)
注释
森森:形容树木众多且茂盛。
直干:笔直的树干。
青冥:天空。
不附林:不与其他树木相连。
万壑:形容无数山谷。
夜响:夜晚的风声。
千山:许多山峰。
秋阴:秋天的阴暗。
岂因:难道只是因为。
粪壤:粪土,比喻贫瘠的土地。
栽培力:人工培育的力量。
乾坤:天地,也可指自然。
造化心:大自然的创造力。
廊庙:朝廷,殿堂。
材:栋梁之材。
见取:被选用。
良匠:优秀的工匠。
勿相侵:不要侵犯。
翻译
参天大树直耸百尺多,高入云霄不与林木相邻。
夜晚山谷间的风声如同万籁,秋月映照千座山峦,光影沉郁。
它并非因肥沃土壤而生长,而是大自然赋予的生机和智慧。
如果殿堂缺少栋梁之才,就应当选用这棵树,世间若无能工巧匠,也无需侵犯它的领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风光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个人情操。"森森直干百馀寻,高入青冥不附林"两句,以其雄浑的笔触勾勒出古松的形象,树木参天,独立于众木之外,不与周围的林相依傍,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强不屈、自立自强精神的赞美。

"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两句,则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将听觉与视觉的享受融为一体。风声在深山中回荡,仿佛有无尽的力量;而月光则如同一层层叠起的秋意,笼罩着千山。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的崇拜和敬畏,以及对个人内在力量的肯定。古松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不是因为外界的滋养,而是其自身所蕴含的生机与坚韧。

最后两句"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则隐含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一种批评。古松虽美,但若被当作建造宫殿的材料,那么即便是最好的工匠也不足以捕捉其真精神。这反映出诗人对传统价值观和艺术创造的思考。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更透露出他对于个人品格、自然力量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杪夏江上

六月凉风发,飘飘吹客槎。

持竿向溟渤,挂断海门霞。

(0)

端溪杂咏·其四

渔唱闲皆去,鸥群过不还。

平江展如镜,不遣照愁颜。

(0)

登太和顶谒玄帝宫·其二

万峰蹲踏向天门,仪卫森严黑帝尊。

士女焚香杂环佩,真官拜表领幢幡。

心归净乐生身地,口诵降魔度世言。

独以无为参圣道,更从无始问玄元。

(0)

得万中丞朝鲜书问却寄

中丞家住雁门边,破虏功高在少年。

出塞惯骑胡地马,渡辽还泛汉楼船。

黄龙戍外书千里,玄兔城头月几圆。

横海只今誇绝漠,鸡林新勒照燕然。

(0)

太液晴波

沧池滉漾接离宫,玉渚遥将云汉通。

雨霁波恬天共碧,烟消日荡水成空。

楼台四出平堤外,花树千重落镜中。

欲傍兰桡乘兴去,共欢鱼藻沐恩同。

(0)

庚寅中秋馆中对月·其四

今宵明月谁家好,玉署风帘坐素秋。

露重梧枝垂曲槛,天空桂子落高楼。

金河戍客吹笳望,锦字闺人捲幔愁。

北雁飞来绕南去,几回清景忆同游。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