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晴,五日雨。无象太平,满田禾黍。
不作佛法商量,亦非世谛流布。
碧眼黄头总不知,问讯轮皴拄杖子,牢记取。
三日晴,五日雨。无象太平,满田禾黍。
不作佛法商量,亦非世谛流布。
碧眼黄头总不知,问讯轮皴拄杖子,牢记取。
这首宋朝释绍昙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乡村景象。"三日晴,五日雨",反映出自然界的变幻无常,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农事的依赖于天时。"无象太平,满田禾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太平景象的质疑,田野上满是稻谷,却不见盛世的宁静祥和。
接下来的"不作佛法商量,亦非世谛流布",似乎是在说这里的人们并未沉浸在宗教或世俗的教义中寻求安慰,他们朴素而实际。"碧眼黄头"可能指的是当地居民的外貌特征,这里的描述暗含着对他们的无知或对外来理念的陌生感。
最后两句"问讯轮皴拄杖子,牢记取",可能是对农人劳作的生动写照,他们或许询问关于农具的信息,提醒人们要珍惜并传承这些生活智慧。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地揭示了民间生活的艰辛与智慧,以及对理想社会形态的反思。
黄昏宿山店,鸡鸣起晨炊。
风雨亦戒行,恐失公家期。
陆行多泥涂,山行多险巇。
下高甫平地,及前复乘危。
七里过八冈,车顿仆已疲。
候门多稚子,衡门足栖迟。
自非刺史荐,远道来胡为。
西郊俨松菊,敢赋归来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