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矶头暮景开,寒潮落尽石崔嵬。
秋风八月形如象,错认瞿塘滟滪堆。
赤壁矶头暮景开,寒潮落尽石崔嵬。
秋风八月形如象,错认瞿塘滟滪堆。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苍凉的江边晚景图。诗人以“赤壁矶头暮景开”起笔,巧妙地将赤壁矶的雄伟与黄昏时分的光线变化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寒潮落尽石崔嵬”一句,通过“寒潮”的退去和岩石的高耸,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
“秋风八月形如象”则将季节的特征融入其中,通过“秋风”的形象比喻,不仅点明了时间的具体月份,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动的拟人化色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最后,“错认瞿塘滟滪堆”一句,运用了巧妙的对比手法,将眼前的景致与著名的瞿塘峡中的滟滪堆相联系,既增加了画面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引发了读者对自然景观相似性的思考,以及对时间、空间转换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巧妙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哲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青溪阻千仞,姑射藐汾阳。
未若游兹境,探玄众妙场。
鹤来疑羽客,云泛似霓裳。
寓目虽灵宇,游神乃帝乡。
道存真理得,心灰俗累忘。
烟霞凝抗殿,松桂肃长廊。
早蝉清暮响,崇兰散晚芳。
即此翔寥廓,非复控榆枋。
郎官作掾心非好,儒服临戎政已闻。
说剑尝宗漆园吏,戒严应笑棘门军。
遥知抵掌论皇道,时复吟诗向白云。
百越待君言即叙,相思不敢怆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