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兰花.春日述怀》
《木兰花.春日述怀》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词  词牌: 玉楼春

小桃枝上东风转。□□草绿江南岸。

绿杨学舞小蛮腰,红药惜开菩萨面。

故乡何处天涯远。黄粱梦断行云断。

登楼准拟故人书,殷勤试问西归雁。

(0)
注释
东风:春风。
转:吹过。
□□:此处原文为空缺,可能是漏字或省略。
江南岸:江南的岸边。
绿杨:绿色的柳树。
学舞:模仿舞蹈。
小蛮腰:形容女子纤细的腰肢。
红药:红色的芍药花。
菩萨面:比喻花朵娇艳如菩萨的面容。
故乡:家乡。
天涯:极远的地方。
黄粱梦:比喻虚幻的美梦。
断:破碎。
登楼:登上高楼。
准拟:打算。
故人书:老朋友的来信。
西归雁:向西归飞的大雁。
翻译
东风吹过小桃枝,江南岸边草色新。
绿杨模仿少女身姿轻摆,红药花儿如菩萨面容娇羞。
故乡遥在天边,梦境破碎云游断。
我登上高楼期待故人的消息,深情询问归雁是否带回家乡音讯。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无名氏的作品,名为《木兰花·春日述怀》。通过这短暂的几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小桃枝上东风转”一句,描绘了早春时节,小桃随着东风轻轻摇曳,桃花即将开放,这是春天到来的象征。诗人通过这景象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但这种美好却与其内心的孤独和思念形成了对比。

“□□草绿江南岸”中的“□□”可能是指某种植物,如菰或荇之类,它们在江南岸边生长,显得格外鲜绿。这里描述的是诗人所处环境的美丽,但这种美景也无法减轻他的思乡之情。

“绿杨学舞小蛮腰”一句中,小蛮是指一种细腰蜂,这里用它来形容杨柳柔软多姿,似乎在随风起舞。红药惜开菩萨面,可能是指牡丹,这里的“惜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珍惜之情。

“故乡何处天涯远”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故乡如同天边般遥不可及,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渴望和孤独。

“黄粱梦断行云断”中的“黄粱”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或黄色的谷物,这里用来形容梦境的破碎和旅行的中断。行云断,是比喻诗人的旅途被迫中止,或者是心绪飘渺无依。

最后,“登楼准拟故人书,殷勤试问西归雁”表达了诗人在高楼上准备写信给远方的亲人,并通过归来的大雁来询问他们的情况。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希望通过信件或信息与之联系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对故土深厚的情感,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时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送文与可知湖州

连持梁洋印,久作溪山主。

深知为郡乐,但畏买茶苦。

来归天禄阁,坐守登闻鼓。

九重未明入,百辟盈庭舞。

城南独归卧,心事谁当语。

旧闻吴兴胜,试问天公取。

家贫橐装尽,岁莫轻帆举。

苕溪净多石,弁岭瘦无土。

湖藕雪冰丝,山茶泼牛乳。

香粳饭玉粒,鲜鲫鲙红缕。

宫开水精洁,人寄画屏住。

俗吏自难堪,诗翁正当与。

从来思清绝,况乃病新愈。

团团肘后丹,皓皓胸中素。

高卧镇夸俗,清谈静烦诉。

应笑杜紫微,湖亭但狂顾。

(0)

次韵子瞻端午日与迟适远三子出游

人生逾四十,朝日已过午。

一违少壮乐,日迫老病苦。

丹心变为灰,白发粲可数。

惟当理锄耰,教子蓺稷黍。

谁令触网罗,展转在荆楚。

平生手足亲,但作十日语。

朝游隔提携,夜卧困烝煮。

未歌《棠棣》诗,已治刍灵祖。

士生际风云,富贵若骑虎。

奈何贫贱中,所欲空龃龉。

(0)

冬至雪

旱久魃不死,连阴未成雪。

微阳九地来,颠风三日发。

父老窃相语,号令风为节。

讲武罢冬夫,畿甸休保甲。

累囚出死地,冗官去烦杂。

手诏可人心,吾君信明哲。

风频雪犹吝,来岁恐无麦。

天公听一言,惟幸早诛魃。

(0)

子瞻闻瘦以诗见寄次韵

多生习气未除肉,长夜安眠懒食粥。

屈伸久已效熊虎,倒挂渐拟同蝙蝠。

众笑忍饥长杜门,自恐莫年还入俗。

经旬辄瘦骇邻父,未信脑满添黄玉。

海夷旋觉似齐鲁,山蕨仍堪尝菽粟。

孤船会复见洲渚,小车未用安羊鹿。

海南老兄行尤苦,樵爨长须同一仆。

此身所至即所安,莫同归期两黄鹄。

(0)

磻溪石

吕公年已莫,择主渭河边。

跪饵留双膝,临溪不计年。

神专能陷石,心大岂营鳣。

不到磻溪上,安知自守坚。

(0)

溯潮二首·其一

潮来海若一长呼,潮去萧条一吸馀。

初见千艘委泥土,忽浮万斛溯空虚。

映山少避曾非久,借势前行却自如。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