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石下河水流,河风吹浪愁客舟。
九里山前春草碧,晚帆风雨问黄楼。
彭城石下河水流,河风吹浪愁客舟。
九里山前春草碧,晚帆风雨问黄楼。
这首诗描绘了彭城(即徐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韵味。
首句“彭城石下河水流”,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彭城的地理位置,石下河水潺潺流淌,既展现了水乡的宁静之美,也暗示着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流转。接着,“河风吹浪愁客舟”一句,通过河风、浪花和客舟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沧桑与旅途的孤独。
“九里山前春草碧”则将视角转向了春天的景色,九里山前一片碧绿的春草,生机勃勃,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一句“晚帆风雨问黄楼”,将画面拉回现实,描绘了一幅晚归的船帆在风雨中航行的情景,而“黄楼”作为背景,既点明了地点,又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整个诗句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历史人文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徐州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寄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彭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徐州独特的地域风貌和历史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会晤何迟别太早,白首相违感衰草。
郭南咫尺望飞旌,况复青山之外红尘道。
渡汾水,向平阳,一官两佐郡,突见君才长。
兵散潢池尽赤子,能使人家悲又喜。
是非定矣多荐书,萧艾何曾混兰芷。
河东城上垂杨秋,河东城下沧波流。
父老欢迎那更愁,仍是去年李霍州。
从今姑射洞前或有梦,心清得与仙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