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扇裁冰,宫盘射粉,画帘不上银钩。
绣符艾虎,双绕玉搔头。
皓腕轻笼綵缕,蒲英泛、蚁绿金瓯。
雕栏外,桐花低映,红袖赏扶留。香浮。
风淡淡、回廊转午,人倚重楼。
问当年菰黍,谁为飘流。
杨柳斜阳归晚,人去后、曲散梁州。
空馀下,暮云凄霭,长绕楚江秋。
团扇裁冰,宫盘射粉,画帘不上银钩。
绣符艾虎,双绕玉搔头。
皓腕轻笼綵缕,蒲英泛、蚁绿金瓯。
雕栏外,桐花低映,红袖赏扶留。香浮。
风淡淡、回廊转午,人倚重楼。
问当年菰黍,谁为飘流。
杨柳斜阳归晚,人去后、曲散梁州。
空馀下,暮云凄霭,长绕楚江秋。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满庭芳·端午》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以团扇、宫盘、画帘等细节展现了节日的气氛。"团扇裁冰,宫盘射粉"形象地写出扇子的清凉和盘中食物的精致,"绣符艾虎"则点出端午佩戴艾草符的传统习俗。"皓腕轻笼綵缕,蒲英泛、蚁绿金瓯"描绘了女子们手腕上佩戴彩线和酒杯的场景,透出节日的热闹与欢乐。
"雕栏外,桐花低映,红袖赏扶留"进一步描绘了室外的景色,桐花与红袖相映,女子们在欣赏美景,流露出节日的闲适与美好。接下来,词句转向对往昔的追忆,"问当年菰黍,谁为飘流"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杨柳斜阳归晚,人去后、曲散梁州"描绘了夕阳西下,人们散去后的寂寥,"空馀下,暮云凄霭,长绕楚江秋"以景结情,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余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岁月的流转,展现了作者对端午佳节的独特感受。
官阁摇东风,帘箔春莫莫。
一枝弄清影,冷艳谢香泽。
初回北户暖,巳吐南枝白。
良朋擅高唱,巡檐句相索。
对此冰雪侣,远念山中客。
琴樽风雨共,素心乐晨夕。
玉壶酌寒泉,曲尘沁琼麦。
离居君不见,相忆成畴昔。
何当惠瑶华,拾英纷可藉。
为乘行春令,言访隐沦宅。
霜高开未落,邻笛吹暗迫。
和曲惭郢人,折赠传江驿。却怜?舍冷,何似村篱适。
寄声栽花者,肯容野老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