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清泉集胜流,羁人高卧独添愁。
荡舟露下芙容老,招隐山中桂树秋。
夜静鱼龙吟大海,月明乌鹊度南楼。
永安湖上多栖遁,为我相寻杜若洲。
白石清泉集胜流,羁人高卧独添愁。
荡舟露下芙容老,招隐山中桂树秋。
夜静鱼龙吟大海,月明乌鹊度南楼。
永安湖上多栖遁,为我相寻杜若洲。
此诗描绘了一幅中秋佳节,永安湖畔的聚会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水、清泉、白石、露珠、芙容、桂树、鱼龙、乌鹊等自然元素,以及夜晚的宁静与月光的明亮,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忧愁的氛围。
首联“白石清泉集胜流,羁人高卧独添愁”开篇即点明了聚会地点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的孤独心境。白石与清泉象征着纯净与自然,而“胜流”则暗示了聚会的雅致与高洁。然而,“羁人高卧”和“独添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荡舟露下芙容老,招隐山中桂树秋”进一步描绘了湖面上荡舟的景象,以及山中桂树在秋风中的凋零。露珠与老芙容,桂树与秋色,都增添了季节的更替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颈联“夜静鱼龙吟大海,月明乌鹊度南楼”将视线从湖面转向大海,通过鱼龙的吟唱和乌鹊的飞行,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动态美。大海的广阔与月光的明亮,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永安湖上多栖遁,为我相寻杜若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杜若洲(传说中屈原采香草的地方)的追寻。这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内心深处那份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池边喜逐綵旗行,初夏亭台照水明。
筠箨乍开春后绿,林稍长带雨来声。
新荷猎猎香风远,深洞沈沈昼景清。
珍重相君忧国意,宴游终亦念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