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石琢深齿,贯轮激清陂。
运动无昼夜,柄任谁与持。
霹雳驾飞雪,盛夏移冬威。
功成给众食,势转随圆机。
翻思兵家言,千仞俯可窥。
又想对明月,大壑投珠玑。
睥睨巧匠手,不使差毫釐。
牛驴免穿领,僮仆逃胼胝。
利用固已博,沉吟岂虚辞。
愿将水磨篇,荐之调鼎司。
盘石琢深齿,贯轮激清陂。
运动无昼夜,柄任谁与持。
霹雳驾飞雪,盛夏移冬威。
功成给众食,势转随圆机。
翻思兵家言,千仞俯可窥。
又想对明月,大壑投珠玑。
睥睨巧匠手,不使差毫釐。
牛驴免穿领,僮仆逃胼胝。
利用固已博,沉吟岂虚辞。
愿将水磨篇,荐之调鼎司。
这首诗《水磨》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描绘水磨的运作过程和其带来的影响,展现了古代农业工具的智慧与力量。
首句“盘石琢深齿,贯轮激清陂”形象地描绘了水磨的构造,石质的磨盘上刻着深齿,轮轴贯穿其中,水流冲击磨盘,激起清澈的水波。这不仅展示了水磨的物理结构,也暗示了其运行的动力来源——自然界的水力。
接着,“运动无昼夜,柄任谁与持”描述了水磨持续运转的特点,不分昼夜,仿佛永不停歇。这里的“柄”可能指的是水磨的控制或启动机制,强调了水磨的自主性和高效性。
“霹雳驾飞雪,盛夏移冬威”运用夸张手法,将水磨的威力比作雷电和飞雪,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带来如同冬季般的寒冷效果,进一步强调了水磨的强大功能。
“功成给众食,势转随圆机”指出水磨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它能够产出粮食,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同时,水磨的运作方式灵活多变,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翻思兵家言,千仞俯可窥”借用兵法的视角,表达了水磨在战略上的应用潜力,仿佛可以洞察深邃的战略格局。
“又想对明月,大壑投珠玑”则以浪漫的想象,将水磨的运作与自然美景联系起来,仿佛在明亮的月光下,水磨将珍珠般的光芒投向深谷,展现出一种和谐与美的景象。
“睥睨巧匠手,不使差毫釐”赞扬了设计和制作水磨的工匠们的精湛技艺,确保每一处细节都精确无误。
“牛驴免穿领,僮仆逃胼胝”描述了水磨的使用减少了人力的负担,牛驴不再需要穿着特殊的装备,僮仆也不必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体现了水磨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为人们减轻了劳役。
“利用固已博,沉吟岂虚辞”总结了水磨的广泛用途和深远影响,并强调了诗人对水磨价值的深刻认识。
最后,“愿将水磨篇,荐之调鼎司”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水磨的故事和价值献给国家的最高决策者,以期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磨这一古代农业工具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量的巧妙利用和对科技进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