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节凄清里,秋山来往中。
赏心随所遇,拈咏讵从同。
树耐微霜绿,峰衔落照红。
豁然无点翳,寄兴在长空。
素节凄清里,秋山来往中。
赏心随所遇,拈咏讵从同。
树耐微霜绿,峰衔落照红。
豁然无点翳,寄兴在长空。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行走在山间,感受着清冷的季节与壮丽的自然景色。首句“素节凄清里”,以“素节”指代秋季,用“凄清”二字渲染出秋天特有的凉爽与清寂氛围。接着,“秋山来往中”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动态的场景,仿佛跟随诗人一同穿行于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
“赏心随所遇,拈咏讵从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由衷喜爱和即兴创作的喜悦。这里的“赏心”不仅指欣赏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随所遇”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随性捕捉,“拈咏讵从同”则体现了即兴赋诗的自由与独特性,暗示了诗人与他人可能不同的审美视角和表达方式。
接下来,“树耐微霜绿,峰衔落照红。”这两句是对秋日山林景象的细腻描绘。树木在微霜的浸染下依然保持绿色,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而山峰则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抹红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最后,“豁然无点翳,寄兴在长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空时的豁达心境和无限遐想。在一片清澈无云的天空下,诗人的心灵得到了释放,思绪飘向远方,寄托在那无垠的长空中,寓意着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