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执中游山四诗·其三岘山》
《和执中游山四诗·其三岘山》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古风

甘棠如众木,岘首如众山。

燕人爱召公,公去不忍攀。

襄阳思叔子,堕泪湿孱颜。

至今山外溪,日夜波澜翻。

如公章贡祠,亦在山水间。

(0)
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的情感与故事,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甘棠如众木,岘首如众山”,以“甘棠”和“岘首”作为起始,将这两处自然景观与众多树木和群山相比较,暗示了它们虽为自然之物,却因历史人物的典故而显得与众不同。接着,“燕人爱召公,公去不忍攀”,通过引用召公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召公是周朝时期的一位贤臣,他爱护百姓,深受民众爱戴,因此人们在面对象征他精神的甘棠树时,会心生敬意而不忍触碰。

随后,“襄阳思叔子,堕泪湿孱颜”,转而提到另一位历史人物——叔子(可能指孟浩然),他在襄阳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得后人在经过此处时,不禁感慨万千,甚至泪湿衣襟。这里不仅表现了对叔子的怀念,也反映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

最后,“至今山外溪,日夜波澜翻。如公章贡祠,亦在山水间”,诗人将思绪从历史人物扩展到自然现象上,描绘出山外溪流日夜不息、波涛翻滚的景象,以此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永恒。同时,提到了章贡祠的存在,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历史记忆在自然景观中的延续。

整首诗通过对比、联想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生命与时间深刻哲思的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托射赋古风献马先生

淳风转浇俗,名路成战场。

所争劣毛发,操兵肆相戕。

兵一出于正,岂不犹可防。

往往奇与伏,弦控弓斯张。

况彼射者徒,苟非羿则逢。

栝释盖有度,矢来曾无乡。

公以身为鹄,其锋若为当。

彼初奠而发,所图中膏肓。

幸有物相之,仅此皮肤伤。

新作扶伤归,痛定不成创。

枭卢可一笑,胜负已两忘。

羿射几何人,反中砉欲僵。

引手拔毒矢,终身成沸疮。

施报不旋踵,谁谓无彼苍。

天下非一羿,愿公谨其将。

毋谓吾有命,更游彀中央。

(0)

大藤峡

一洗干戈眼,舟穿乱石间。

不因深避地,何得饱看山。

江溃重围急,天横一线悭。

人言三峡险,此路足追攀。

(0)

和徐思叔谢向大夫惠柑四首·其二

满满风霜味正肥,厥包万里逐雕题。

封君莫羡传柑宠,清爽何如楂与梨。

(0)

锦园·其一

孟夏锦园好,山花高下开。

风攲红芍药,雨重紫徘徊。

衣染香边蕊,鞋粘绿处苔。

莺歌兼蝶拍,时送掌中杯。

(0)

阮郎归·其二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

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

有人思远山。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

(0)

好事近·其二太平州小妓杨姝弹琴送酒

一弄醒心弦,情在两山斜叠。

弹到古人愁处,有真珠承睫。

使君来去本无心,休泪界红颊。

自恨老来憎酒,负十分金叶。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