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红尘汩没深,谁能世事总无心。
买松野老栽成径,觅竹山僧种满林。
薄酒时斟资道气,好诗频讽涤烦襟。
凤雏光显门庭喜,应笑陶潜责子吟。
满目红尘汩没深,谁能世事总无心。
买松野老栽成径,觅竹山僧种满林。
薄酒时斟资道气,好诗频讽涤烦襟。
凤雏光显门庭喜,应笑陶潜责子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对世俗红尘的超然态度,以及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开篇“满目红尘汩没深,谁能世事总无心”表达了诗人对于纷扰复杂的人间世事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不为世俗所动。
接着,“买松野老栽成径,觅竹山僧种满林”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他在田园中栽培松竹,与山中的僧侣一同种植,营造出一片宁静的生活环境。这里的“径”和“林”都是隐逸之人的理想境界。
中间两句,“薄酒时斟资道气,好诗频讽涤烦襟”描绘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乐趣。他偶尔品尝薄酒,以此来调养身心,同时也常吟诵佳作,用以洗涤内心的烦躁。
最后,“凤雏光显门庭喜,应笑陶潜责子吟”则是诗人对家风和后代的期待。诗中提到的“凤雏”象征着吉祥与繁荣,而“门庭喜”表达了家庭的和乐与繁盛。同时,诗人也引用古人陶潜的故事,以此自勉,希望自己能够像陶渊明一样,对子女进行良好的教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田园之趣以及家风传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他对于世俗尘嚣的超然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