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不来,山谷老人不去。
夜来月上胜峰,说尽萨提露布。
惊起峨眉衲子,脚酸不到中路。
杜鹃识甚闹忙,刚道不如归去。
普贤菩萨不来,山谷老人不去。
夜来月上胜峰,说尽萨提露布。
惊起峨眉衲子,脚酸不到中路。
杜鹃识甚闹忙,刚道不如归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戏呈峨眉僧正简之颂》。诗中以幽默诙谐的口吻描绘了一幅山中夜晚的画面。普贤菩萨和山谷老人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高人逸士,他们都不愿打扰这清幽的夜晚。月光洒在胜峰之上,引发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沉思,提及“萨提露布”,可能是指佛教中的觉悟解脱。
诗人描述峨眉山中的衲子(僧人)被月色惊醒,感叹山路崎岖,脚酸难行,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艰辛与隐逸生活的矛盾感受。最后,诗人借杜鹃鸟的啼叫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认为山中的热闹与喧嚣并不适合自己,更向往“不如归去”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日常琐事和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生活的疏离感。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素以峭拔奇崛著称,此诗亦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