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一片月,无复小姑祠。
社雨神弦湿,清歌子夜时。
山风坠乌桕,江路发蔷蘼。
采得幽花返,何因寄所思。
青溪一片月,无复小姑祠。
社雨神弦湿,清歌子夜时。
山风坠乌桕,江路发蔷蘼。
采得幽花返,何因寄所思。
这首诗描绘了青溪夜晚的静谧与美丽,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青溪一片月”,以“青溪”点明地点,“月”字则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柔和。接着“无复小姑祠”,暗示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小姑祠的消失或许象征着某种文化的变迁或时间的流逝。
“社雨神弦湿,清歌子夜时”两句,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融合,社雨(祭祀时降下的雨)让神弦(祭祀乐器)湿润,子夜时分传来清丽的歌声,展现了传统节日庆典的温馨与庄重。
“山风坠乌桕,江路发蔷蘼”描绘了山间与江边的景色,山风中乌桕树的果实掉落,江路上蔷蘼(一种藤本植物)开始绽放,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季节变换的意象。
最后,“采得幽花返,何因寄所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远方思念之情的寄托。通过采集幽香之花返回,似乎在寻找一种情感的载体,但又因某种原因未能直接传达思念,留下了一丝遗憾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青溪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思念的寄托。
唯昔巢父,逃颍之湄。代庖有诮,天下何为。
唯周公旦,叔父是尊。孺子不利,二叔流言。
傲象焚廪,瞽叟灭亲。虽有骨肉,不如路人。
掇蜂致疑,破舌是妒。谁无父母,唯我良苦。
管仲未伯,唯利是嗜。莫知匪我,实曰鲍子。
千木偃息,贫贱以骄。闭门而避,踰垣而逃。
来日苦少,去日苦多。尊有美酒,不乐奈何。
北堂宴客,丝竹繁喧。虽则繁喧,匪我思存。
何昼何夜,烹肥击鲜。秉烛达旦,及此盛年。
子晋非侣,王乔莫期。易凋者我,不朽者辞。
东西大路,车马云驰。熙熙攘攘,将以遗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