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醉黄垆暮不埽,湖光呼吸入几微。
沽钱遇客非尘俗,放棹逢僧亦化机。
得佐新泉烧野火,莫攀垂柳插柴扉。
回头犹怅重城隔,难与閒鸥日日飞。
酒醉黄垆暮不埽,湖光呼吸入几微。
沽钱遇客非尘俗,放棹逢僧亦化机。
得佐新泉烧野火,莫攀垂柳插柴扉。
回头犹怅重城隔,难与閒鸥日日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独自漫步湖畔,在临水酒家饮酒的情景。首句“酒醉黄垆暮不埽”,以酒醉之态和未清扫的酒肆,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接着,“湖光呼吸入几微”一句,将湖光山色与诗人的心境巧妙融合,仿佛湖面的波光与空气中的微尘都充满了诗人的呼吸,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沽钱遇客非尘俗,放棹逢僧亦化机”两句,通过与客人的偶遇和与僧人的相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体验。诗人似乎在与每一个遇见的人或事物中,都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智慧和启示,这种“化机”不仅指佛法的启示,也暗含着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领悟。
“得佐新泉烧野火,莫攀垂柳插柴扉”则描绘了诗人享受自然、追求简朴生活的场景。他利用新鲜的泉水和野外的火源烹饪食物,拒绝了繁复的装饰,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对物质欲望的节制,也是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最后,“回头犹怅重城隔,难与閒鸥日日飞”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与无奈,以及对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他虽身处繁华都市的隔阂之中,却心系自然,希望每日能与悠闲的鸥鸟一同飞翔,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梦华泡幻醒来看,人世荒荒无物。
招取孤山林处士,伴我图书东壁。
手种江梅,先春曾见,烂漫吹香雪。
嫣然微笑,笑他篱下霜杰。
千载唯有花光,扫除脂粉态,寒梅争发。
镂雪裁冰绡素上,点点香飞尘灭。
苔藓生衣,珊瑚动影,老干皴如发。
画成谁赏,一钩天上新月。
轻云乍散。看露出、姮娥半妆娇面。
记昔时玉阶,同坐开芳宴。
到如今、杯自举,只博一声长叹。酒底泪珠何限。
空凝望眼。便付与鳞鸿,说旧愁新怨。
倘果未抛盟誓,待重见。料归计,身外有、阿谁羁绊。
不是程遥,是伊心远。
扶上珠盘,歌动行云,佩服娴雅。
学舞霓裳,轻盈姿态难写。
绽粉腮,邀一顾,倍千金声价。
嗟荏苒迟暮,林郎重到,环儿偷嫁。好事如今罢。
且与斟琼斝。送了春归,朱门深锁莺花谢。
掩泪睫、从拚弃舍。想他生,更得长相见也。
几两平生,自爱登山屐。任桃李、吹空春意寂。
苍桧交横修竹密。滴翠名轩,至今犹识。
吊诗魂,怅望千秋谁劲敌。故特与、回车寻采石。
酹酒长庚呼太白。骑鹤同游,谪仙非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