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成山》
《望成山》全文
明 / 林弼   形式: 古风

东南海水浮天地,千顷万顷波无际。

舟行旬月不见山,忽见青山欲流涕。

青衣赤发黄帽郎,吴中最能称最强。

见山起舞索酒饮,众工喜忭皆若狂。

云是成山东海阳,铁山一发遥相望。

楼船直驾山中央,依稀可见齐鲁疆。

潞河沽水已不远,愿豁喜目宽愁肠。

忆我昔日观国光,东登岱岳临太行。

龟蒙凫绎在眼眶,海云海水相苍茫。

十年壮游三万里,观岳无山海无水。

祖龙石刻空莓苔,小白堂封几荆杞。

安得海水化甘霖,净洗寰宇清氛祲。

相如早与论封禅,金泥玉检昭来今。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望成山》描绘了壮阔的海景和对历史遗迹的怀想。首句“东南海水浮天地,千顷万顷波无际”展现了大海的浩渺与辽阔,诗人乘舟远行,旬月不见陆地,突见青山,不禁感动落泪,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惊叹和感慨。

接下来,“青衣赤发黄帽郎,吴中最能称最强”转向对当地人物的赞美,描述了一位能人异士,他见到青山兴起舞意,豪饮求欢,带动了周围人的欢乐气氛。诗人提到成山、东海阳和铁山,这些地名增添了地理的层次感,楼船直驶山中,映照出山东和齐地的轮廓。

诗人又提及潞河和观国光的经历,回忆起自己曾登泰山、太行,感叹龟蒙、凫绎等名胜历历在目,海天一色的景象令人难忘。接着,诗人感慨十年壮游的艰辛,以及对古代遗迹如祖龙石刻的追思,暗示了对历史兴衰的沉思。

最后,诗人以相如的封禅典故收尾,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祥瑞降临的期盼,以及对封禅制度的向往,寄托了深厚的历史情怀和理想抱负。整首诗情感丰富,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深沉的历史感慨。

作者介绍

林弼
朝代:明

林弼,(约公元一三六o年前后在世)一名唐臣,字元凯,龙溪人。元至正戊子年(至正八年,1348)进士,先为漳州路知事。明初以儒士修礼乐书,授吏部主事,后任登州(今山东烟台牟平)知府。
猜你喜欢

赵子昂马图

王孙曾骑天厩驎,每忆龙驹便写真。

曹霸祇今那复得?丹青剥落泪沾巾。

(0)

寄贞居张儒仙

露冷玄洲草木疏,砚泉分得涧循除。

钩题石记脩人表,笔削山经作志书。

丹鼎晓温松节酒,茗瓯春点菊苗菹。

残骸若有登真分,亦欲西游候羽车。

(0)

芭蕉庵,为僧赋

芭蕉为庵世所知,谕人生灭无多时。

春风方抽绿罗卷,秋雨便折青瑶枝。

丛茂如云盖有自,身飘著土当从谁?

畦傍筑室善取譬,叶上濡墨仍题诗。

猩红吐花粲堪数,鹅黄骈实甘如饴。

使其坚牢阅世久,敢恨迫窄逢君迟。

雨声萧萧集疏响,世路蓦蓦遭多岐。

于兹不悟佛所说,金粟如来良足嗤。

(0)

题张德长草堂二首·其一

屋下清泉屋上山,独馀猿鹤伴高闲。

仙家只在松萝外,海月常悬水竹间。

社瓮今朝村酿熟,邻翁何处棹歌还。

华阳真逸时相觅,闻道岩扉夜不关。

(0)

杂兴三首·其二

遥遥烟中城,旗帜互明灭。

大风扬飞云,悲笳隐空堞。

独行临大河,足力稍衰歇。

褰衣欲涉之,水深不可涉。

吾生将焉归,谁与作舟楫。

(0)

夏夜山中偶成

山气空濛暑气收,南箕落落月如钩。

松涛忽卷三更雨,林籁俄惊六月秋。

破瓮从他中夜舞,敝裘怜我少年游。

夜来起坐空长叹,生不成名已白头。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