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杂咏·其一》
《途中杂咏·其一》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京国数千里,悠悠去不停。

鸡声破晓雾,马首认残星。

古戍依寒草,官桥间短亭。

无情堤畔柳,憔悴不成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京城,行走在千里之外的旅途景象,充满了浓郁的旅途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联“京国数千里,悠悠去不停”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远离京城的距离与时间的漫长,用“悠悠”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悠长的氛围。

颔联“鸡声破晓雾,马首认残星”通过鸡鸣与星辰的描写,生动展现了清晨时分的景象。鸡鸣打破了晨雾的寂静,马首在夜色中辨识着残存的星光,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坚持。

颈联“古戍依寒草,官桥间短亭”进一步描绘了途中的景色。古旧的关卡与寒草相伴,官道上的桥梁间散落着简陋的休息亭,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旅途中的荒凉与寂寞,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丝的人文关怀与旅途的温馨。

尾联“无情堤畔柳,憔悴不成青”以堤边的柳树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疲惫与孤独感。柳树原本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希望,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憔悴不成青”,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独自奔波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次黄仲甄峡中韵二绝·其二

连日舟横拍岸风,祗应身世在疏篷。

旅床独茧皆愁绪,青镜明朝即老翁。

(0)

还桑泽卿兰亭考二首·其二

自从茧纸殉昭陵,定武流传剩得名。

总辑旧闻为博议,即今真赝不难凭。

(0)

僧惠白莲·其二

拄颊看山暑顿空,修眉横嶂障晴空。

太真姊妹温泉浴,窦氏儿郎丹桂风。

古驿荒凉征骑速,里居好事古人同。

明年更有秋风便,淡墨联名冠法宫。

(0)

送滕彦道赴浙东参议

辍自鹓行第一流,笑谭幕府卧青油。

兰亭陈迹犹堪赋,禹穴奇书尚可求。

丞相开藩多暇日,省郎为介借前筹。

独怜无用沟中断,深羡千岩万壑游。

(0)

庆陵季文尚书休致会者三十一人各赋诗

尚书妙德望,曳履闻直声。

献纳雨露边,斯文有统盟。

重席侍经幄,藻鉴持铨衡。

不惮推毂士,规摹汉西京。

五色深补衮,三入厌承明。

欻起莼鲈思,径作吴松行。

名位九牧耸,富贵一毫轻。

徜徉霅溪上,结庐依化城。

摆落轩冕累,白屋倒屣迎。

实际契禅宗,虚静合仙经。

圣朝亟图旧,世臣重典刑。

苍生望东山,盐梅待调羹。

引年章屡却,勇决非矫情。

雍容进退间,夷惠和且清。

出纶冠奎文,安车示尊荣。

乐天宅池台,翁仲金馀籯。

公贵无留资,韩宣有卿名。

时方需大老,复当佐升平。

它年秉旄地,堂上有奇兵。

恢复还旧都,翠华驾云亭。

贱子荷英盼,鍊句愧阴铿。

请歌公归兮,盍使季札听。

(0)

喜雨呈二兄·其一

北风吹急雨,洗尽旱埃氛。

河伯惊秋水,山君借雨云。

苗心应免揠,禾把尚能分。

及此民无殍,忧勤实圣君。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