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围堂背竹捎檐,雨后新竿几个添。
佳景自然来座席,宿云时复润阶廉。
粥鱼斋鼓寻常听,树色山容取次拈。
更喜麦畴青意好,千家饼饵望中忺。
峰围堂背竹捎檐,雨后新竿几个添。
佳景自然来座席,宿云时复润阶廉。
粥鱼斋鼓寻常听,树色山容取次拈。
更喜麦畴青意好,千家饼饵望中忺。
这首诗描绘了栖云楼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好。首句“峰围堂背竹捎檐”,以山峰环绕,竹叶轻拂屋檐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雨后新竿几个添”一句,通过雨后的竹林增添新绿,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清新与活力。
“佳景自然来座席,宿云时复润阶廉”,诗人赞叹这美丽的景色仿佛自然地铺展在眼前,偶尔飘落的云雾为台阶增添了一层湿润的美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接下来,“粥鱼斋鼓寻常听,树色山容取次拈”两句,描述了日常生活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无论是清晨的粥鱼斋鼓声,还是随手拈来的树色山容,都充满了生活的诗意。
最后,“更喜麦畴青意好,千家饼饵望中忺”表达了诗人对丰收景象的喜悦之情。麦田一片青绿,预示着丰饶的收获,而远处千家万户的饼饵,不仅是食物的象征,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恸哭钟陵下,东流与别离。
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
独继先贤传,谁刊有道碑。
故园荒岘曲,旅榇寄天涯。
白简曾连拜,沧洲每共思。
抚孤怜齿稚,叹逝顾身衰。
泉壤成终古,云山若在时。
秋风邻笛发,寒日寝门悲。
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
旧宾伤未散,夕临咽常迟。
自此辞张邵,何由见戴逵。
独闻山吏部,流涕访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