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
绝塞阴无草,平沙去尽天。
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
圣代书青史,当时破虏年。
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
绝塞阴无草,平沙去尽天。
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
圣代书青史,当时破虏年。
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军营的壮丽画面,通过对比色的运用和动态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边疆军事生活的艰辛与雄伟。
首句“勒兵辽水边”直接切入边塞之战的紧张气氛,"风急卷旌旃"则描绘出战旗在狂风中飘扬的情景,既表现了战争的紧迫,也映衬出军队的英勇。
接着“绝塞阴无草”、“平沙去尽天”两句,以荒凉的自然景观烘托边塞的孤寂与广阔。"绝塞"指的是边疆的界限,"辽水"则是唐代边塞的一处重要地名,这里通过对比色的运用,突出了边塞的苍茫与荒凉。
下两句“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描述了军营中的紧张氛围和警报系统。"下营"意味着观察者的视角转向地面上的军事部署,"斗建"可能指的是星象或是特殊的建筑结构,而“传号信狼烟”则显示出边塞军队之间通过狼烟(古代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紧急联络的情景。
最后两句“圣代书青史”、“当时破虏年”表达了对历史胜利记载的期待和赞颂。"圣代"通常指的是太平盛世,"书青史"意味着这些英勇事迹将被记录在历史之中,而"当时破虏年"则明确指出了战争的胜利成果。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军营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疆战士们不屈不挠、英勇战斗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世的向往,以及对历史记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