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曲》
《塞下曲》全文
唐 / 刘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

绝塞阴无草,平沙去尽天。

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

圣代书青史,当时破虏年。

(0)
注释
勒兵:部署军队。
辽水:古代中国东北部的河流。
旌旃:旗帜。
绝塞:极远的边塞。
阴无草:阴冷且没有草木。
平沙:平坦的沙漠。
斗建:观测敌情的设施。
狼烟:古代用于报警的烽火。
圣代:指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时代。
书青史:记载在史书上。
破虏:打败敌人。
翻译
军队驻扎在辽水之畔,强劲的风吹动着旗帜翻飞。
遥远的边塞阴冷荒芜,没有草木,只有平坦的沙地直通天际。
观察敌情,设置营地,通过烽火传递信息。
在这个神圣的时代,记录在史册上的是那年打败敌虏的辉煌时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军营的壮丽画面,通过对比色的运用和动态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边疆军事生活的艰辛与雄伟。

首句“勒兵辽水边”直接切入边塞之战的紧张气氛,"风急卷旌旃"则描绘出战旗在狂风中飘扬的情景,既表现了战争的紧迫,也映衬出军队的英勇。

接着“绝塞阴无草”、“平沙去尽天”两句,以荒凉的自然景观烘托边塞的孤寂与广阔。"绝塞"指的是边疆的界限,"辽水"则是唐代边塞的一处重要地名,这里通过对比色的运用,突出了边塞的苍茫与荒凉。

下两句“下营看斗建”、“传号信狼烟”描述了军营中的紧张氛围和警报系统。"下营"意味着观察者的视角转向地面上的军事部署,"斗建"可能指的是星象或是特殊的建筑结构,而“传号信狼烟”则显示出边塞军队之间通过狼烟(古代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紧急联络的情景。

最后两句“圣代书青史”、“当时破虏年”表达了对历史胜利记载的期待和赞颂。"圣代"通常指的是太平盛世,"书青史"意味着这些英勇事迹将被记录在历史之中,而"当时破虏年"则明确指出了战争的胜利成果。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军营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疆战士们不屈不挠、英勇战斗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世的向往,以及对历史记载的期待。

作者介绍

刘驾
朝代:唐   籍贯:江东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雪中招二三知己

南征五载未见雪,今见江乡腊雪飞。

老我不禁清兴发,故人何事赏心违。

包含梅柳春无迹,照耀乾坤夜有辉。

预想来游须秉烛,琼瑶还衬马蹄归。

(0)

同叶都宪游净慈寺

何处禅林是净慈,苏公堤畔影参差。

水光山色有多景,天下人间无此奇。

老我登临方遂愿,高僧延款索题诗。

国恩未报空游乐,笑撚霜毫有所思。

(0)

送叶佥都与中巡抚两广

东山强起副皇情,荣拜都堂暂远行。

重寄一麾兼两镇,先声万里慰群生。

风恬沧海鲸波净,雨洗黄尘鸟道清。

自古安边重韩范,终归黄阁佐承平。

(0)

久旱得雨忧民之怀顿释赋一诗志喜

亢阳且久田将芜,三农老稚皆号呼。

帝德广运化工妙,天瓢一洒雨泽敷。

岂但炎蒸已尽濯,坐令枯槁能还苏。

安得九州总若此,苍生有望饥寒无。

(0)

都门别意送陈都宪从子佶省都宪毕归吴

鸟啼花发媚皇州,袖拂东风去莫留。

客计不知归路倦,乡心应念倚闾愁。

百年门第天伦重,万卷诗书世德修。

闻道严君思仲父,看云白昼卧江头。

(0)

屏山楼胡御史拱辰为舒安求

名山相对搆层楼,山势如平翠欲流。

云捲半帘天影近,风来满座雨声浮。

羊元独卧筠床晚,苏轼重游赤壁秋。

千载芳名今并美,好传家业振箕裘。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