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次子陵钓台》
《舟次子陵钓台》全文
宋 / 张伯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十载从军去又来,强为颜面走尘埃。

久惭簪笏未归去,且喜妻孥共此来。

旋撷岸蔬供野饭,欲题岩壁拂苍苔。

子陵昔日诚高趣,未必全家上钓台。

(0)
翻译
十年从军来回奔波,勉强维持颜面在尘世间行走。
长久以来惭愧未能辞官归乡,欣慰的是全家能一起前来团聚。
迅速摘取岸边蔬菜做野餐,想在岩石上题字擦拭青苔。
像严子陵当年志趣高洁,但不一定全家都向往隐居垂钓的生活。
注释
十载:十年。
从军:出征当兵。
强:勉强。
颜面:脸面。
尘埃:尘土。
久惭:长久感到惭愧。
簪笏:古代官员的冠饰和手板,代指官职。
归去:回家。
妻孥:妻子和孩子。
旋撷:迅速采摘。
岸蔬:岸边的蔬菜。
野饭:野外的简餐。
岩壁:岩石的表面。
苍苔:青苔。
子陵:严子陵,东汉隐士。
高趣:高尚的情趣。
未必:不一定。
全家:全家人都。
钓台:钓鱼的地方,这里指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玉的作品,名为《舟次子陵钓台》。全诗通过对自己十年戎马生涯的回顾,以及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内心世界。

“十载从军去又来,强为颜面走尘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征战生活,对于外在的荣耀和尘世的繁华感到疲惫。"久惭簪笏未归去,且喜妻孥共此来。”这里,“簪笏”指的是官帽上的装饰品,象征着仕途生涯;诗人对长时间不能回家深感惭愧,但同时也感到欣慰,因为至少现在可以与家人团聚。

“旋撷岸蔬供野饭,欲题岩壁拂苍苔。”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简朴生活,通过采集河岸上的野菜来充饥,以及想要在岩石上留下自己的诗歌。这样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也显得十分自在。

“子陵昔日诚高趣,未必全家上钓台。”最后两句中,“子陵”指的是古代名士庄周的隐居之地,这里借用来表达对自然山水和精神自由的向往。而“未必全家上钓台”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即便不能让所有家庭成员都达到高洁的精神境界,但至少可以追求自己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对于尘世的看破和超脱,以及对于自然山水、家庭温暖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高洁生活理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伯玉
朝代:宋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猜你喜欢

夜宿东渚放歌三首·其三

天公要饱诗人眼,生愁秋山太枯淡。

旋裁蜀锦展吴霞,低低抹在秋山半。

须臾红锦作翠纱,机头织出暮归鸦。

暮鸦翠纱忽不见,只见澄江净如练。

(0)

曲江重阳

烟描水写老秋容,岭外秋容也自浓。

如见大宾新露菊,若歌商颂晓风松。

插花醉照濂溪井,吹发慵登帽子峰。

莫问明年衰与健,茱萸何处不相逢。

(0)

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0)

游雪峰将至大目溪

造物随人意,轻帆百里间。

舟痕风力健,客枕橹声闲。

山合尘纵断,秋高爽气还。

望州相见处,蓦直透三关。

(0)

水调歌头·其六隐静山观雨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

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

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

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

人间应失匕箸,此地独从容。

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

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0)

除夜洗砚

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为供文字逢青眼,要策功名趁黑头。

濯以清泉尘已蜕,衣之文锦翠如虬。

呼童除夜陈丰馔,少劳精神并汝酬。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