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家传好此君,剩栽干挺拂青云。
尘埃不扫自然去,风月有馀谁可分。
万箨苍龙春后见,满轩鸣玉夜深闻。
时时助我毫端兴,宜与江山共策勋。
我得家传好此君,剩栽干挺拂青云。
尘埃不扫自然去,风月有馀谁可分。
万箨苍龙春后见,满轩鸣玉夜深闻。
时时助我毫端兴,宜与江山共策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修竹的喜爱与赞美,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修竹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诗中“我得家传好此君”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修竹的深厚情感,将其比作家族传承的珍宝。“剩栽干挺拂青云”,形象地描绘了修竹高耸入云的姿态,表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尘埃不扫自然去,风月有馀谁可分”,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修竹以超凡脱俗的气质,暗示其不受世俗尘埃所染,与风月相伴,自成一格。“万箨苍龙春后见,满轩鸣玉夜深闻”,进一步描绘了修竹在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象,春后新笋如苍龙般破土而出,夜晚则传来清脆悦耳的竹叶摩擦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时时助我毫端兴,宜与江山共策勋”,最后两句表达了修竹不仅是诗人创作灵感的源泉,更是与自然山水共同成就功绩的存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修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