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征百越,落地丧貔貅。
大野朱旗没,长江赤血流。
鬼神寻覆族,宫庙变荒丘。
唯有朝台月,千年照戍楼。
汉家征百越,落地丧貔貅。
大野朱旗没,长江赤血流。
鬼神寻覆族,宫庙变荒丘。
唯有朝台月,千年照戍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战争破坏的画面。开篇即写“汉家征百越,落地丧貔貅”,“汉家”指的是汉族,“百越”则是古代南方民族的泛称,"貔貅"是一种神兽,此处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文化遗产的丢失。接下来,“大野朱旗没,长江赤血流”,“大野”可能指的是广阔的战场,“朱旗”是红色的军旗,它们在沙场上不见了,意味着战争的惨烈;"长江赤血流"则直接描绘出血腥的景象,表明战争带来的毁灭。
中间两句“鬼神寻覆族,宫庙变荒丘”,描述的是战争后的废墟。鬼神在寻找已经消逝的古族,而原本庄严的宫庙也变成了荒凉的土丘,反映出历史的断裂和文明的消亡。
末句“唯有朝台月,千年照戍楼”,却是对时间永恒性的感慨。尽管世事沧桑,但那古老的戍楼旁边,每当夜晚,依然有着冷冷的月光守望,这种静谧与孤寂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沉重和时间的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战争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文明遗迹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感。
桂院秋如水。画廊边、幽泉皱石,湘纹明绮。
密翠浓金香雾里,捧出羊车小史。
按檀板、嫩莺声脆。
憔悴鬓丝禅榻客,又一番、灯下消魂死。
歌未阕,已沉醉。妙龄绝艺真无二。
看当筵、轻嘲浅谑,总含深意。
世上飘零惟我汝,难得今宵相对。
休自逊、青衣班辈。
丸髻清歌施粉黛,是六朝、名士都如此。
聊一笑,我狂矣。
畴昔偕君,说剑论文,心真快哉。
忆几番觞咏,拍肩花市;有时块垒,对哭荒台。
岁月难留,君今去矣,鬼厌人憎剩不才。
谁同调,但一身芒刺,两眼氛埃。金兰旧谱封苔。
咽泪向、陈根滴草莱。盼九霄笙鹤,君其小驻;
百年旦暮,我亦旋来。
如或不然,悠悠隔世,后死何时释此哀。
银笺字,是风流手迹,那忍重开。
二旬吴越路,憎日夜,打头风。
向西子湖边,滕王阁下,细数千峰。凌空。
陡看帆饱,趁晴霞削碎一江红。
鹢首倒飞白鹭,山头背指青松。冥濛。一色水云同。
混混舞鱼龙。看急洑回旋,盘涡撞击,气势豪雄。
推篷。高吟未敢,怕飘将馀响落蛟宫。
忽忆故园千里,春波窈窕冲融。
野沙黄,鹃血紫,鬼燐红。记艰难、鱼水遭逢。
挥戈挽日,箐烟蜑雨翼翔龙。
黄支象马,朱旗展、七萃军容。骨自碎,睢阳垒;
功难纪,未央钟。天南柱、劫火摧铜。
云中金甲,至今崖海扈端宗。
牙门宣国,毅魂立、铁骑呼风。
郭外几青山,怪石嶙峋结。
中有七星岩,内蕴光明穴。
山高势嵯峨,岩深洞幽绝。
石髓滴千秋,恍惚悬素缬。
我欲登虬龙,峻坂回九折。
我欲访层岩,仙踪不易蹑。
徘徊意难忘,感叹成虚说。
贤哉李使君,不我疏远绝。
拉心同遨游,触目舒心悦。
转盼岩谷间,分明天地设。
题诗记胜游,阳春飞白雪。
抚景忆包公,贞心耿忠烈。
一砚且不持,爱民恒切切。
清声耸后尘,美政光前哲。
吾侪亦何人,岂无名与节。
岩下往还来,真心谁似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