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六》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六》全文
明 / 钱谦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归心共折大刀头,别泪阑干誓九秋。

皮骨久判犹贳死,容颜减尽但余愁。

摩天肯悔双黄鹄,贴水翻输两白鸥。

更有闲情搅肠肚,为余轮指算神州。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后秋兴八首》之六,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深沉思考。

首联“归心共折大刀头,别泪阑干誓九秋。”以“大刀头”比喻离别,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舍,仿佛连刀头都承载着离别的哀伤。而“别泪阑干誓九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泪水如雨下,誓言在秋天的九个月里,这份离愁别绪将一直伴随着他们。

颔联“皮骨久判犹贳死,容颜减尽但余愁。”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离别后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即使肉体已经疲惫不堪,甚至接近死亡的边缘,但心中的愁绪却依然无法消散,仿佛容颜的消逝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痛苦和忧虑深藏于内心。

颈联“摩天肯悔双黄鹄,贴水翻输两白鸥。”通过对比黄鹄与白鸥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黄鹄高飞,象征着追求自由的决心,而白鸥贴水飞翔,则暗示了现实中的束缚与无奈。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理解,也流露出对自由的向往与渴望。

尾联“更有闲情搅肠肚,为余轮指算神州。”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离别之际,除了离愁别绪,还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诗人似乎在计算着神州大地的未来,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未来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历史深度。

作者介绍
钱谦益

钱谦益
朝代:明   字:受之   号:牧斋   籍贯:东涧老   生辰:1582—1664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
猜你喜欢

隐者

松间开一径,秋草自相依。

终日不冠带,空山无是非。

投纶溪鸟伴,曝药谷云飞。

时向邻家去,狂歌夜醉归。

(0)

忽梦游仙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

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

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

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

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佩。

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

寥廓沈遐想,周遑奉遗诲。

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0)

春日还郊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0)

南唐升元殿基下石记

莫问江南事,江南事可凭。

抱鸡升宝位,跨犬出金陵。

子建司南位,安仁秉夜灯。

东邻娇小女,骑虎渡河冰。

(0)

悲哉行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

时嘤起稚叶,蕙气动初蘋。

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

(0)

拟古九首·其五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