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旬吴越路,憎日夜,打头风。
向西子湖边,滕王阁下,细数千峰。凌空。
陡看帆饱,趁晴霞削碎一江红。
鹢首倒飞白鹭,山头背指青松。冥濛。一色水云同。
混混舞鱼龙。看急洑回旋,盘涡撞击,气势豪雄。
推篷。高吟未敢,怕飘将馀响落蛟宫。
忽忆故园千里,春波窈窕冲融。
二旬吴越路,憎日夜,打头风。
向西子湖边,滕王阁下,细数千峰。凌空。
陡看帆饱,趁晴霞削碎一江红。
鹢首倒飞白鹭,山头背指青松。冥濛。一色水云同。
混混舞鱼龙。看急洑回旋,盘涡撞击,气势豪雄。
推篷。高吟未敢,怕飘将馀响落蛟宫。
忽忆故园千里,春波窈窕冲融。
这首《木兰花慢》描绘了诗人乘船从丰城出发,途中遭遇强劲的风势,直至抵达峡江的情景。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航行过程中的壮丽景色与复杂心情。
首句“二旬吴越路,憎日夜,打头风”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旅程的漫长与艰辛,风力之大让诗人感到不胜其烦。接着,“向西子湖边,滕王阁下,细数千峰”一句,诗人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名胜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凌空。陡看帆饱,趁晴霞削碎一江红”描绘了船只在空中俯瞰,帆布饱满,趁着晴天,江面如同被切割成碎片的红色霞光,色彩斑斓,充满动态美。接下来,“鹢首倒飞白鹭,山头背指青松”通过白鹭飞翔与青松挺立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冥濛。一色水云同。混混舞鱼龙。看急洑回旋,盘涡撞击,气势豪雄”这一段,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水、云、鱼龙等元素赋予情感与活力,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最后,“推篷。高吟未敢,怕飘将馀响落蛟宫。忽忆故园千里,春波窈窕冲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绪。在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时,诗人虽欲高歌赞美,却担心自己的声音会惊扰到深海中的蛟龙。同时,诗人也不禁回忆起遥远的故乡,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流畅的笔触、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乘船航行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情感波动,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