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犹积雪,柳色半迷烟。
犊瘦怀长剑,乌饥立短椽。
徵租荒亩外,晨爨夕阳前。
为感皇恩厚,扶犁强力田。
入春犹积雪,柳色半迷烟。
犊瘦怀长剑,乌饥立短椽。
徵租荒亩外,晨爨夕阳前。
为感皇恩厚,扶犁强力田。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阜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首句“入春犹积雪”点明时令,虽已入春,但仍有积雪未消,营造出一种冬末春初特有的冷冽氛围。接着“柳色半迷烟”一句,以柳树的嫩绿与轻烟交织,渲染出一幅朦胧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犊瘦怀长剑,乌饥立短椽”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牛犊与乌鸦置于画面之中,它们或因饥饿而显得疲惫,或在寻找食物,生动地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生存的不易。这两句也暗示了农事的艰辛,为下文的主旨铺垫。
“徵租荒亩外,晨爨夕阳前”描绘了农民劳作的场景,他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天气,还要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循环中,辛勤耕作,缴纳赋税。这不仅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艰难。
最后,“为感皇恩厚,扶犁强力田”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劳动人民勤劳品质的赞美。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与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蕴含着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他们勤劳精神的崇高敬意。
回鞭指西日,客心倦长途。
嘉树蔼如荠,造此静者庐。
主人常独游,日夕林野娱。
下马聊延伫,秋色照轩除。
扃锁室东户,窥见架上书。
栖禽稍动竹,晚风始飘梧。
山翁傍晚归,霜雪生鬓须。
再拜乞高言,诲我方徐徐。
道深意弥歉,养至中乃虚。
性情果堪挹,文章固其余。
归拟守冲漠,躁念终当祛。
蹑足炎山顶,回首沧溟天。
蜃市随风起,赤城堕我前。
我家东海畔,海水没桑田。
顾盼旧城郭,沦灭无人烟。
驱车北原路,荒草何芊芊!
郊野莽萧瑟,牛马鸣道边。
飒飒凄风捲,荒荒白日悬。
踯躅何所往,山海空相连。
山有猛兽迹,海有蛟龙涎。
行路既已难,谁能扬长鞭!
家国念存丧,身世多变迁。
抚剑长太息,埋地今千年!
朝驾扶桑谷,夕宿昆崙巅。
飙轮无所阻,我愿随飞仙!
仙人不可期,时俗渐腥膻。
挥手弄牛斗,泛槎有张骞。
终当御风去,万里风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