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愿有家,奴嫁理所宜。
出自父母命,奴岂敢固违。
既许吴氏子,又许蔡氏儿。
但有一女嫁,乃受两聘仪。
为奴父母者,不知意何斯。
业已许吴氏,复许蔡已非。
况卒蔡之弃,而复吴之归。
奴羞毅不行,父母固强之。
势不得自由,出门行迟迟。
欲哭声不出,欲语舌不随。
投江以自明,庶免世点嗤。
宁作有行鬼,无为不义妻。
皇天上无极,后土深莫涯。
区区奴之心,惟有此水知。
刘歆空裹头,冯道空捋髭。
或以雌视汝,汝犹不知雌。
女生愿有家,奴嫁理所宜。
出自父母命,奴岂敢固违。
既许吴氏子,又许蔡氏儿。
但有一女嫁,乃受两聘仪。
为奴父母者,不知意何斯。
业已许吴氏,复许蔡已非。
况卒蔡之弃,而复吴之归。
奴羞毅不行,父母固强之。
势不得自由,出门行迟迟。
欲哭声不出,欲语舌不随。
投江以自明,庶免世点嗤。
宁作有行鬼,无为不义妻。
皇天上无极,后土深莫涯。
区区奴之心,惟有此水知。
刘歆空裹头,冯道空捋髭。
或以雌视汝,汝犹不知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贞女篇》,通过一个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她对贞洁的坚守和对不合理婚姻制度的控诉。诗中的女子坚决不愿违背父母之命,两次被许配不同的人家,但她内心痛苦,不愿接受双重婚约。她宁愿投江自尽以表明清白,也不愿成为不义的妻子。她引用刘歆、冯道的事例,暗示自己的贞节比他们更高洁,即使世人不解,她的忠贞之心只有江水能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贞女对于道德底线的坚守和对命运抗争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