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昔长风驾海槎,何期此日隐山家。
黄沙白草凭谁躏,紫电青霜岂自誇。
一匣兵书闲岁月,数杯浊酒趁繁华。
冯唐老去休言命,且插寒貂醉晚霞。
惜昔长风驾海槎,何期此日隐山家。
黄沙白草凭谁躏,紫电青霜岂自誇。
一匣兵书闲岁月,数杯浊酒趁繁华。
冯唐老去休言命,且插寒貂醉晚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感慨。首联“惜昔长风驾海槎,何期此日隐山家”中,“长风驾海槎”象征着过去的壮志与远行,而“隐山家”则暗示了如今的归隐生活。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与现实的不同心境。
颔联“黄沙白草凭谁躏,紫电青霜岂自誇”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黄沙白草比作荒凉的环境,紫电青霜则象征着锐利与冷峻,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环境的无奈和对自身能力的谦逊态度。
颈联“一匣兵书闲岁月,数杯浊酒趁繁华”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通过“兵书”与“浊酒”的对比,既展现了他对知识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世俗繁华的享受。这里既有对知识的尊重,也有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冯唐老去休言命,且插寒貂醉晚霞”引用了冯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然年华已逝,但不应抱怨命运,而是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最后“插寒貂醉晚霞”这一画面,充满了诗意,既表现了诗人的洒脱,也寓意着他希望在余生中能像晚霞一样,虽短暂却绚烂夺目。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的感慨,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利市襕衫,八十耆英,一笑重披。
叹池塘犹有,当年荇藻,宫墙留得,何代金丝。
云采前书,霞标后赋,变换桑尘又一时。
流传遍,羡放翁老去,万首新诗。江麋我怅衰迟。
忆湖上难兄共钓矶。
问隍蕉覆鹿,尚余梦迹,岩松栖鹤,未改风姿。
柳暗当门,桃明夹岸,何减商余五色芝。
期百岁,愿更端进祝,劝釂琼卮。
万株古柏参天,宫鸦依旧声声噪。
平沙浅草,盘筵占地,当年驰道。
方土分明,社原未屋,夕阳犹照。
仰皇居咫尺,梦迷阊阖,黍离恨,翻新稿。
九载江湖枯槁。染缁尘、酒襟诗抱。
凉阴却坐,游人细数,谅无同调。
花鸟闲情,图书结习,平生剩有。
奈苍茫老眼,踌躇禁闼,荷心评校。
忍说平成业。直我亦何辞,大夫亡国。带经荷锄出。
原不问新来,谁调凤律。东西南北。
算尘鞅、欲归便得。
恨指谈、半百年华,剩有鬓丝腔血。草色。
门前新绿,取次原无,马尘车迹。灌园岁月。
谁共莺花晨夕。
喜春来健在,先生杖履,笑置后车前席。
有东轩长老,年年来陪佳节。
心共朝衫赤。岸乌纱、临淮空障,东南半壁。
惨变先皇臣欲殉,眉宇久无人色。
况肠断、高堂永诀。
黯淡精神横泪眼,陡辛酸、动我心如铁。
迟不去,日方昃。调停四镇真诚竭。
枉整顿、朝廷小小,内奸牵掣。
付与孤忠成结局,浩气沧溟应塞。
又何必、钟山埋骨。
精魄倘逢留后约,怅燕云、几洒忧时血。
更莫问,扬州月。
少风波处,尽云酬雪唱,清尊遥替。
一片黄芦连涨海,偏仿会琴高寄。
稻蟹思乡,荆驼行国,疑血还疑泪。
浮图安顶,九成谁道容易。
笑我沓舌方心,登场舞蔗,依旧将军技。
偷活草閒愁万古,那问居前糠秕。
鲍老郎当,杨妃评泊,聊与诸君戏。
此生才分,百篇甘让仙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