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艇捞明月,逃蟾沉水底。
搔头欲问天,月隐烟云里。
棹艇捞明月,逃蟾沉水底。
搔头欲问天,月隐烟云里。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水中划船,试图捕捉明月的景象,却只见月亮沉入水底,诗人搔头欲问天,无奈月影被烟云遮掩。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通过“棹艇捞明月”这一动作,诗人将自己置于与自然对话的角色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诗中的“逃蟾沉水底”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水面的倒影,而“月隐烟云里”则暗示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和不可捉摸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夜景图,引人遐想。
形胜视京兆,警跸驻钱塘。
光前诏后弹压,谁数汉张王。
几百万家和气,五十馀年创见,天下一循良。
有口皆歌颂,无地不耕桑。春过半,花锦烂,柳丝长。
潭潭门卫森戟,宴寝正凝香。
笑把湖山佳色,醉挹西湖晴滟,童艾祝霞觞。
四海瞻华衮,千载侍吾皇。
农夫怨,农夫怨,此怨非是怨年荒,此怨翻因年谷贱。
终年辛苦不少懈,及到秋成拟偿债。
谁知斛粟不百钱,利尚不偿本仍在。
秋来露冷刈穫时,早是朝来债又催。
况兼荒政输官急,不管农夫垂泪泣。
君王明哲洞无遗,此怨君王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