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侵肌骨,还将鬓色侵。
自来难会宿,安得废清吟。
竹露滋丛菊,邻钟觉曙禽。
城中同此月,不起故山心。
秋色侵肌骨,还将鬓色侵。
自来难会宿,安得废清吟。
竹露滋丛菊,邻钟觉曙禽。
城中同此月,不起故山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所作的《刘明远会宿翁灵舒西斋》。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秋色侵肌骨",开篇即以秋意的浓重渲染出季节的萧瑟,仿佛寒气直透肌肤,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深沉心境。"还将鬓色侵",进一步强调岁月无情,连两人的鬓发也在不知不觉中增添了几许白霜,流露出时光流逝的无奈。
"自来难会宿",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难得一聚的珍贵,暗示友情的深厚。"安得废清吟",则表达了诗人不愿虚度光阴,珍惜当下相聚时光,一同吟诗作对的雅兴。
"竹露滋丛菊",借景抒情,写出了夜晚竹林中的菊花在露水滋润下更显清冷孤寂,寓言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如同这丛菊一般清新而深沉。"邻钟觉曙禽",以邻家的晨钟声唤醒了栖息的鸟儿,也唤醒了诗人对黎明的期待,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最后,"城中同此月,不起故山心",诗人虽然身处繁华的城市,但抬头看到同一轮明月,却无法抑制起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故乡的深深眷恋。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度腊侵春亦未迟,纷纷款款意犹微。
沾衣带润元无见,著物还消不待晞。
剩欲打窗连夜听,未须迷雁断行飞。
老年才尽无新语,只欲烦君急手挥。
放船杨柳下,听鸣蝉、薰风小新堤。
正烟荭露蓼,飞尘酿玉,第五桥西。
遥认青罗盖底,宫女夜游池。
谁在鸳鸯浦,独棹玻璃。
一片天机云锦,见凌波碧翠,照日胭脂。
是西湖西子,晴抹雨妆时。
便相将无情秋思,向菰蒲深处落红衣。
醺醺里,半篙香梦,月转星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