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玄珠歌·其三》
《玄珠歌·其三》全文
唐 / 张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尘心不识体中天,空敬灵仪拟觅仙。

自有玄珠不知处,何年归命入丹田。

(0)
注释
尘心:世俗的心思。
体中天:内在的本真或精神世界。
灵仪:宗教或仪式中的神圣对象。
觅仙:寻找成仙之道。
玄珠:象征着神秘力量或内在宝藏的珠子。
不知处:难以寻觅或隐藏的位置。
归命:回归本质或命运。
丹田:人体内的一个穴位,常用于修炼内功。
翻译
尘世之心无法理解内在的天空,徒然崇敬仪式,试图寻找仙道。
体内自然拥有神秘的珠子,但它的位置无从知晓,何时才能回归并将生命投入丹田修炼。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果的作品,名为《玄珠歌》(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道家修炼之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追求。

“尘心不识体中天,空敬灵仪拟觅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俗世纷扰、尘心杂念的超脱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对修炼成仙的向往。这里的“体中天”指的是内在的宇宙,即通过修炼可以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诗人通过“空敬灵仪拟觅仙”表达了对道法的尊崇和对长生不老之境的追求。

“自有玄珠不知处,何年归命入丹田。”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修炼过程中的迷茫与渴望。玄珠在这里象征着道家修炼中追求的心灵之光或真我,但诗人却表示自己不知道它的所在,反映出一种修为上的困惑和不确定性。而“何年归命入丹田”则是对时间的询问,丹田是道家内丹术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身体的某个部位,是修炼真气的关键位置。诗人希望自己的生命能早日回归到这个精神修炼的核心。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心境,以及对于道家修炼之法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实践的探索。

作者介绍

张果
朝代:唐   号:通玄先生   籍贯:唐

唐人。武则天时隐居恒州中条山,往来汾、晋间。尝自言生于尧丙子岁。武后使使召之,佯死不赴。开元中,玄宗好神仙方术之事,因遣使迎至京。欲以玉贞公主降之,大笑不奉诏。寻还山。号通玄先生。有《阴符经太无传》。
猜你喜欢

贞节堂

良人死作战场鬼,赖有两儿犹可倚。

抱儿啼泣背灯光,游魂不归秋夜长。

当时罗衾香未灭,绣帏亦有鸳鸯结。

妇人无夫若风烛,纵欲重施为谁设。

儿今成人妾守志,太守封章旌节义。

良人精爽亦有知,妾身虽亡复何愧。

(0)

会稽八景

烟霞覆深穴,兹景何辽阒。

通灵彻两仪,吐瑞成五色。

明烛方外晨,暝归岩底夕。

藏书今有无,百世传禹迹。

(0)

金缕曲.读史

强弱无常势。是何人、发皇三户,催枯二世。

世将威名归羽父,破釜沉船意气。

过钜鹿、咸阳危矣。

掘冢烧宫拚太莽,为先王、报雪春秋义。

恁年少,惊天地。渡江到此三年耳。

笑当年、四君五国,扣关而已。

置酒鸿门双剑舞,还保鲁兄沛弟。

号霸主、彭城真帝。

垓下天亡非战罪,剩美人、骏马英雄泪。

破成败,史还纪。

(0)

百字令.吊梅村先生,用苏韵

风流如昨,论文章喜奖,后生人物。

一自中原龙战后,卧看茅斋青壁。

燕去鹃归,徘徊京国,吟罢头须白。

咄哉评苑,钱龚漫数三杰。

只为名下嫌疑,堂前危惧,误逐征车发。

吴许原来居太学,那免琼台埋灭。

死见真心,从前宫阙,戒勿书毫发。

诗人之墓,至今寒映松月。

(0)

临江仙.送玉坡马夫子南归

顿足营丘春莫矣,刺苞黄萼方开。

芙蓉幕底偶迟徊。心旌南北路,惜别欲盈腮。

血泪三更悲杜宇,情深风木生哀。

穆陵遥望白云堆。莺花无与共,山水倩谁陪。

(0)

踏莎行.送春

蝶翅晴翻,柳绵昼飏,艳春欲去堪惆怅。

身如萍梗滞青丘,故园花岛知何状。

无计能留,有情莫谅。雕栏芍药看将放。

漫拈不律送春归,东君应惜人贫况。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