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人死作战场鬼,赖有两儿犹可倚。
抱儿啼泣背灯光,游魂不归秋夜长。
当时罗衾香未灭,绣帏亦有鸳鸯结。
妇人无夫若风烛,纵欲重施为谁设。
儿今成人妾守志,太守封章旌节义。
良人精爽亦有知,妾身虽亡复何愧。
良人死作战场鬼,赖有两儿犹可倚。
抱儿啼泣背灯光,游魂不归秋夜长。
当时罗衾香未灭,绣帏亦有鸳鸯结。
妇人无夫若风烛,纵欲重施为谁设。
儿今成人妾守志,太守封章旌节义。
良人精爽亦有知,妾身虽亡复何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去丈夫的女性,独自抚养两个儿子,坚守贞洁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对这位女性坚韧与牺牲精神的赞美。
开篇“良人死作战场鬼”,描述了丈夫在战场上英勇献身,留下了孤儿寡母的悲惨境遇。接着,“赖有两儿犹可倚”表达出她依靠两个儿子继续生活下去的决心。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未因此减轻,她只能在夜晚抱着孩子哭泣,思念已逝的丈夫,感叹时光漫长。
“当时罗衾香未灭,绣帏亦有鸳鸯结”两句,通过回忆过去温馨的家庭生活,反衬出如今的孤苦无依。她曾经拥有过的幸福,如今只能在梦中追寻。接下来,“妇人无夫若风烛,纵欲重施为谁设”表达了女性在失去丈夫后的脆弱和无助,即使再嫁,也无人能理解或接纳她的痛苦。
“儿今成人妾守志,太守封章旌节义”赞扬了这位母亲为了子女的成长和自己的贞洁,宁愿独自承受孤独,也不愿违背道德。最后,“良人精爽亦有知,妾身虽亡复何愧”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怀念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无悔,即便生命终结,这份坚守的节操也将永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女性在面对命运不公时的坚强与坚持,是对古代女性美德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