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羹可食面牺牲,佛忏偏来侯景兵。
悔不终身同泰畤,一时昏瞆死台城。
菜羹可食面牺牲,佛忏偏来侯景兵。
悔不终身同泰畤,一时昏瞆死台城。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敦敏所作的《读史四首》中的第三首,主题为反思历史上的梁武帝。诗中以“菜羹可食面牺牲,佛忏偏来侯景兵”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梁武帝在面对外敌时,选择逃避现实,依赖宗教祈求平安,却忽视了国家的真正需要。接着,“悔不终身同泰畤,一时昏瞆死台城”表达了对梁武帝晚年沉迷于佛教,放弃政治责任,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行为后果的深思熟虑,以及对权力与信仰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簿领丘山堆,胥吏凫鹜进。
不须持酒卮,正自得醉困。
赖逢同舍郎,照眼珠璧润。
堂堂质肃公,劲节森万仞。
吾犹识诸孙,王谢有孤韵。
时时议论馀,尚作前辈峻。
我老无町畦,出口见方寸。
端须护疵瑕,未可失瑜瑾。
奈何不少留,舟楫犯蛟蜃。
山泽宝欲兴,虞衡职方振。
想常开鸿炉,不复费游刃。
明年水衡钱,地应无可顿。
策勋便封侯,朱紫安足论。
来趋未央朝,故人应许认。
疾走当避公,铜臭不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