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领丘山堆,胥吏凫鹜进。
不须持酒卮,正自得醉困。
赖逢同舍郎,照眼珠璧润。
堂堂质肃公,劲节森万仞。
吾犹识诸孙,王谢有孤韵。
时时议论馀,尚作前辈峻。
我老无町畦,出口见方寸。
端须护疵瑕,未可失瑜瑾。
奈何不少留,舟楫犯蛟蜃。
山泽宝欲兴,虞衡职方振。
想常开鸿炉,不复费游刃。
明年水衡钱,地应无可顿。
策勋便封侯,朱紫安足论。
来趋未央朝,故人应许认。
疾走当避公,铜臭不可近。
簿领丘山堆,胥吏凫鹜进。
不须持酒卮,正自得醉困。
赖逢同舍郎,照眼珠璧润。
堂堂质肃公,劲节森万仞。
吾犹识诸孙,王谢有孤韵。
时时议论馀,尚作前辈峻。
我老无町畦,出口见方寸。
端须护疵瑕,未可失瑜瑾。
奈何不少留,舟楫犯蛟蜃。
山泽宝欲兴,虞衡职方振。
想常开鸿炉,不复费游刃。
明年水衡钱,地应无可顿。
策勋便封侯,朱紫安足论。
来趋未央朝,故人应许认。
疾走当避公,铜臭不可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臣所作的《送唐通叟东南铸钱》,通过描绘官场的繁忙景象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仕途的感慨。
首句“簿领丘山堆,胥吏凫鹜进”形象地描绘了官府文书堆积如山,官员们忙碌不息的场景,体现了官场的繁忙与压力。接着,“不须持酒卮,正自得醉困”则以轻松幽默的笔触,表达了即使在忙碌中也能找到乐趣的生活态度。
“赖逢同舍郎,照眼珠璧润”一句,赞美了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的友谊如同珍贵的珠宝,照亮了彼此的世界。接下来,“堂堂质肃公,劲节森万仞”是对朋友品格的极高评价,将他比作挺拔的松树,坚韧不拔,品德高尚。
“吾犹识诸孙,王谢有孤韵”则进一步赞扬了朋友家族的荣耀与风骨,暗示其家族背景深厚,且具有独特的气质。而“时时议论馀,尚作前辈峻”则表明朋友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为人处世方面展现出前辈般的风范。
“我老无町畦,出口见方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后的坦诚与真诚,认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反映出内心的真我。接着,“端须护疵瑕,未可失瑜瑾”则是对朋友的忠告,希望他能保持自我,珍惜自身的优点,避免犯错。
“奈何不少留,舟楫犯蛟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开的不舍与担忧,担心他在仕途中会遭遇困难。最后,“山泽宝欲兴,虞衡职方振”预示着朋友即将在新的岗位上大展宏图,而“明年水衡钱,地应无可顿”则暗示了朋友的财富与地位将会显著提升。
“策勋便封侯,朱紫安足论”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认为他的功绩足以让他获得高位与尊荣,而这些物质上的荣誉已经不再重要。最后,“来趋未央朝,故人应许认”则表达了诗人期待未来再次相聚的愿望,希望在朝廷的高处,还能与老友重逢。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洞察,又有对友情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不多时、韶光渐老,轻阴依旧如墨。
条条杨柳星星絮,已有二分春色。
晴未必,又小雨帘纤、作弄纱窗湿。
燕来定识,记青粉墙边,红泥亭畔,一桁画帘隔。
江南路,知否杏花消息。明朝已是寒食。
平头鞋子双鸾稳,还怕踏青无力。
愁不得,但当面、逢人背面秋千立。寻寻觅觅。
却埋怨东风,等閒多事,吹皱半池碧。
曲栏低,深院锁。人晚倦梳裹。
恨海茫茫,已觉此身堕。
可堪多事青灯,黄昏才到,更添上、影儿一个。
最无那。纵然著意怜卿,卿不解怜我。
怎又书窗,依依伴行坐。
算来驱去原难,避时尚易,索掩却、绣帏推卧。
清流平远,行旌隐约,楼头望眼应真。
湖海壮游,琴书雅兴。当年一舸轻分。羁思感鲈莼。
正荻花卷雪,鸥鹭惊群。
桂楫兰桡,一帆风色趁归云。飘飘片影轻翻。
带重湖雨色,湘浦波痕。
心旆共悬,愁思并系,曾消几度朝昏。兰泽有芳荪。
算扣舷咏啸,谁吊忠魂。
忽忽斜阳,半钩新月映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