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池》
《东池》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东池秋水清,历历见沙石。

枯荷半倒折,风起鸣摵摵。

悠悠岸边菊,灼灼好颜色。

芬芳人不知,寂寞聊自得。

寒蛩白日啼,晚叶霜馀赤。

无人野竹繁,积雨平桥侧。

嗈嗈云间鸿,岁晚霰雪迫。

乘閒辄独游,官闲幸无责。

(0)
注释
东池:指东方的池塘。
历历:清晰可见。
沙石:池底的沙子和石头。
枯荷:干枯的荷花。
鸣摵摵:风吹枯荷的声音。
岸边菊:生长在岸边的菊花。
灼灼:形容菊花色彩鲜明。
芬芳:花香。
寒蛩:秋天的蟋蟀。
霜馀:经过霜冻后的。
野竹:野生的竹子。
积雨:连绵的雨水。
嗈嗈:形容大雁的叫声。
霰雪:小冰粒,通常指冬天下雪前的预兆。
乘閒:趁着空闲。
官闲:官职空闲。
无责:没有太多职责或负担。
翻译
东边的池塘秋水清澈,清晰可见底下的沙石。
枯萎的荷叶半倒在地上,风吹过发出沙沙声。
河边的菊花悠然盛开,色彩鲜艳。
花香虽美,却无人欣赏,我独自享受这份宁静。
白天还有寒蝉在叫,晚上的叶子经霜后变得通红。
野外的竹林无人问津,雨水积在小桥的一旁。
天空中大雁哀鸣,寒冬将至,雪花纷飞。
趁着空闲我独自游玩,官场清闲,无需承担太多责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静谧景象,诗人站在东池边上,观察着清澈的水面,可以看到池底的沙石。枯萎的荷叶半倒,随风摇曳发出鸣响声。岸边的菊花悠然自得,色彩鲜艳而芬芳,却不知有人欣赏,只能聊以自慰。寒蝉在白昼时分高声鸣叫,而晚上树叶因霜露而显赤色。野竹丛生,积水形成的小桥旁静悄悄的。远方传来云间大雁的呼唤声,岁末将至,天气渐冷,霰雪即将到来。在这样的闲适之中,诗人独自乘着小船游弋,无需担心官职的繁忙,这是一种幸运的无忧状态。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客子

客子庖厨薄,日来蝇鼠稀。

自知心更远,敢谓俗能违。

上客无回辙,呼童莫掩扉。

宦情今可见,已息汉阴机。

(0)

闻笛二首·其一

横吹高楼发,月明清露间。

风前怨梅柳,曲里度关山。

陇水声同咽,沙场客未还。

西邻有思妇,坐叹损朱颜。

(0)

友人边游回二首·其一

瘦苦真同塞草腓,敝衣犹带朔云飞。

李陵台上曾回首,昔日怀归今始归。

(0)

闲斋对雨

秋雨匝旬馀,苔痕满虚室。

斜风一卷幔,雨气翻萤入。

端居念往事,百感中夜集。

寒蛩伏草根,似与丛兰泣。

点点滴乡心,离人空伫立。

(0)

铜陵执热书怀十首,时苦旱·其六

吴牛犹喘月,阴鸟未呼风。

直苦炎难度,虚疑日再中。

冷然期列子,挥手问鸿蒙。

更有清凉宇,徒思沧海东。

(0)

同曾淡夫夜集王百谷园亭

柳堤兰径翳青萝,步月虚堂得并过。

客子问奇还载酒,主人长啸更征歌。

吹笙忽下浮丘鹤,挥笔休惊道士鹅。

吏隐今逢白衣宦,岩泉幽兴较谁多。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