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沐无光粉黛残,况闻车骑过邯郸。
关门百二重重恨,雁足冰霜字字寒。
陇水角声风外听,天山弓影月中看。
深闺不识金微塞,玉笛空吹行路难。
膏沐无光粉黛残,况闻车骑过邯郸。
关门百二重重恨,雁足冰霜字字寒。
陇水角声风外听,天山弓影月中看。
深闺不识金微塞,玉笛空吹行路难。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闺怨二首(其二)》描绘了一个深闺女子在听到远方车骑经过邯郸时的孤独与哀怨之情。首句“膏沐无光粉黛残”形象地写出女子因心事重重而无心打扮,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接着,“况闻车骑过邯郸”进一步渲染了她对远行亲人的思念,加重了内心的苦涩。
“关门百二重重恨”运用典故,暗示女子对边关战事的忧虑,以及对家国之安的期盼。“雁足冰霜字字寒”则以大雁传书的意象,表达出书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带着深深的寒意,传递着远方的冷寂和无奈。
“陇水角声风外听,天山弓影月中看”两句通过想象,将边疆的号角声和战士的弓箭融入月夜的画面,展现了女子对戍边亲人的牵挂和对战争残酷的想象。
最后,“深闺不识金微塞,玉笛空吹行路难”揭示了女子身处深闺,无法亲身经历边塞生活,只能徒然吹奏笛曲来寄托对行者的思念,表达了深深的闺怨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玉人欲归留不住,南山出云作朝雨。
雨中却柅使车轮,主人重得延嘉宾。
嘉宾有诗留别我,句句高奇字字新。
新若新花凝宿露,高似秋天晓星布。
奇于云起成峰峦,鲛人泪珠盈玉盘。
浪大月照如金线,金线交加珠可贯。
玦离环合间珠圆,风生玉步声珊珊。
珍奇若此为重赐,斋沐焚香然后看。
三复吟看既忘倦,命笔和来才思缓。
桃李难酬琼玖珍,野老美芹聊贽献。
与君俱是锦江人,今幸星轺来过陈。
乡情交分忍轻别,少留可待早秋辰。
秋光月华伴行色,步步随君归紫宸。
楚江白逶迤,楚山碧参差。
玉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
伐竹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坡无四垣,但以荷塘围。
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
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圣俞精为诗,坚重比白玉。
至宝识之希,未必谐众目。
应辰仰高风,跂耸自西蜀。
平生未相识,歉歉不自足。
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
得官当入秦,行李未结束。
先求圣俞门,执贽请所欲。
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黩。
羸马惮远行,毛鬣寒瑟缩。
旅拒不肯前,一步九刺蹙。
饥童袖拥口,手足尽皲瘃。
论诗久未出,窃骂怨满腹。
归来面扬扬,气若饫粱肉。
累累数十字,疏淡不满幅。
自谓获至珍,呼儿谨藏蓄。
长安十五驿,重复问川陆。
置诗怀袖间,勌懑辄披读。
高吟桑野阔,目瞑即投宿。
自可忘羁愁,行瞻灞陵曲。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其二投圣俞》【宋·司马光】圣俞精为诗,坚重比白玉。至宝识之希,未必谐众目。应辰仰高风,跂耸自西蜀。平生未相识,歉歉不自足。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得官当入秦,行李未结束。先求圣俞门,执贽请所欲。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黩。羸马惮远行,毛鬣寒瑟缩。旅拒不肯前,一步九刺蹙。饥童袖拥口,手足尽皲瘃。论诗久未出,窃骂怨满腹。归来面扬扬,气若饫粱肉。累累数十字,疏淡不满幅。自谓获至珍,呼儿谨藏蓄。长安十五驿,重复问川陆。置诗怀袖间,勌懑辄披读。高吟桑野阔,目瞑即投宿。自可忘羁愁,行瞻灞陵曲。
https://shici.929r.com/shici/TaPgahM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