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岁西郊饯,曾瞻出守麾。
今年东第哭,便叹哲人萎。
辰巳空成谶,膏肓不遇医。
诘朝闻衮敛,心折寝门悲。
昔岁西郊饯,曾瞻出守麾。
今年东第哭,便叹哲人萎。
辰巳空成谶,膏肓不遇医。
诘朝闻衮敛,心折寝门悲。
这首诗是一位词人在春日怀念去年的友情与师门之痛,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尽哀伤。其中“昔岁西郊饯”表明作者在过去的春天曾经与朋友一同游历于西郊。"曾瞻出守麾"则是说当时有幸目睹到军中将领手持指挥棒的情景,显示了一种威严和权力的象征。
而“今年东第哭”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表明时间流转,情景已非。这里所说的“哭”,可能是因为失去某些人或事物,而产生的哀伤之情。
"便叹哲人萎"中,“哲人”很可能指的是那些有智慧、懂得生命真谛的人。而“萎”字,常用来形容花朵凋谢,也可以比喻人的精神状态,暗示着这些贤达之士的意志或精神也如同凋谢的花朵一般。
"辰巳空成谶"中的“辰巳”,是指时间的流逝,而“空成谶”则意味着那些过去的诺言、誓言,如同空中楼阁,终究不复存在。
"膏肓不遇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就像得了重病却无法找到良医一样。
最后,“诘朝闻衮敛,心折寝门悲”则是说,当诗人在清晨听到消息,知道过去的美好时光已被永远封存时,他的心如同折断一般,在寝门前感到无尽的哀伤。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朝,表达了词人对于逝去友情和美好的时光无法挽回的深切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