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色还因带雨荣,柔枝未许拂云横。
风霜莫厌多经历,自古良材老始成。
润色还因带雨荣,柔枝未许拂云横。
风霜莫厌多经历,自古良材老始成。
这首诗以“题柏”为题,由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通过描绘柏树的形象,表达了对坚韧不拔、历经磨砺方能成熟之精神的赞美。
首句“润色还因带雨荣”,描绘了在雨水滋润下,柏树更加生机勃勃,色彩更加鲜艳,寓意着在艰难环境中,事物或人也能展现出更美好的一面。
次句“柔枝未许拂云横”,描述了柏树的枝条虽柔,却不能轻易地随风倾斜,象征着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保持坚定的姿态,不被外界影响。
第三句“风霜莫厌多经历”,强调了风霜的考验是成长和成熟的必经之路,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更加坚强和成熟。
最后一句“自古良材老始成”,总结了主题,指出真正的优秀人才或事物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历练,才能达到成熟和完善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柏树的形象,寓言了人生道路上的坚韧与成长,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坚持自我,最终会迎来成熟与成功。
燕归何处,过乌衣门第。一带轻烟隔秋水。
叹衫痕、晕酒琴语弦诗,三十载,尘世赏音无此。
吟魂犹在否,几叶云笺,澹墨重寻旧题字。
梦蝶不归来、镜里芙蓉,剪霜影、一枝红碎。
有邻笛、依依故人心,问蜡炬、成灰夜台知未。
翻阶红药。尚作意弄晴,雕栏西角。
金谷春迷,芜城天远,都把俊游抛却。
闷思去年花发,愁惹今年花落。
燕飞尽,问悠悠何处,桥边朱雀。
疏箔还更启,闲拂暗尘,梦短凭谁觉。
蜡泪黏萤,衣香化蝶,不记那回行乐。
旧欢断魂人往,新侣探芳人约。
赏心事,又从头听取,柔奴弦索。
轻阴催暝,怅满天清露,故人临别。
明月照人如有恨,况近中秋时节。
几度徘徊,几番延伫,忽忽参辰没。
朋游星散,文园诗酒消歇。
回念郁郁劳生,客中强半,销尽轮蹄铁。
又觅狗屠燕市去,苦恋关山风雪。
辽海波寒,塞尘春暖,应念归鞍发。
倘逢相问,道侬依旧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