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村八景·其六古塔西撑》
《湖村八景·其六古塔西撑》全文
清 / 徐搢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浮图建自赤乌年,入望玲珑面面圆。

七级火馀犹屹立,半江影落讶孤悬。

晚来绝顶扶红日,晓起晴空撑碧天。

好似淩云一枝笔,太平兴国写连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的佛塔在湖边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塔的历史沧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

首联“浮图建自赤乌年,入望玲珑面面圆”点明了古塔的年代久远和外观的精致,犹如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从远处望去,塔身玲珑剔透,每一面都显得圆润而和谐。

颔联“七级火馀犹屹立,半江影落讶孤悬”进一步描绘了古塔历经岁月洗礼后的坚韧不拔,即使经过火灾的摧残,依然挺立不倒;同时,塔影倒映在江面上,仿佛孤独地悬挂于空中,增添了古塔的神秘与庄严感。

颈联“晚来绝顶扶红日,晓起晴空撑碧天”通过时间的变化,展现了古塔在不同时间段的动态美。傍晚时分,古塔似乎托起了红日,赋予了天空一抹温暖的色彩;清晨,它又如同撑起晴空的巨柱,为碧蓝的天空增添了一份力量与宁静。

尾联“好似淩云一枝笔,太平兴国写连篇”将古塔比作凌云之上的画笔,寓意着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太平盛世文化繁荣的象征,仿佛能书写出连篇累牍的辉煌历史。

整首诗通过对古塔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徐搢珊
朝代:清

字式如,号筱湖,诸生,著有筱湖吟稿二集。民国卅一年由紫云文社印行,为文坛所赞赏。
猜你喜欢

高阳台·其一常州吕侠出其姐氏《春阴词》见示,立和二阙

拾翠寒盟,绣鸳人懒,苔痕锁遍朱门。

非雨非晴,琐窗长是黄昏。

远山约略逞愁黛,试推帘、已隔重云。

是年时、中酒心情,天亦微醺。

黏天芳草无情碧,便不经离别,已够销魂。

柳眼惺忪,长条未惯牵人。

杏花深处携樽去,任鸠声、啼遍前村。

怕重来、绿到天涯,辜负寻春。

(0)

莺啼序.仍和梦窗韵

书生本非崔护,却桃花对户。

问从古、多少朱颜,几个无伤迟暮?

未消受、红骄紫宠,东风已绿成荫树。

更何人珍惜,从前颂椒吟絮。

暗忆年时,陌上一顾,恍看花隔雾。

正无赖、携酒狂吟,蕙心便吐芳素。

胜旗亭、双鬟赌唱,恍油壁、西陵金缕。

似双鸾,赓和桐阴,任惊鸥鹭。

黄昏风定,绛蜡花开,迟红拂入旅。

只互诉、断肠身世,落魄生涯,静对林风,不沾花雨。

情长夜短,心留身去,淩波来往偏跳脱,要无须、打桨浮槎渡。

人天会暂,惊鸿一霎翩飞,爪印尚在荃土。

蛾眉况谇,雁足浮沉,但补萝衣苧。

叹我亦、青袍如草,饱受风霜,伏骥空悲,听鸡慵舞。

镜潮休说,杜郎薄幸,知音万劫难重遇,尽牢骚休碎瑶琴柱。

天然名士倾城,福命难修,问卿悟否?

(0)

慰方石先生病手及口次韵二首·其一病手

只手难教左画方,病肢终以右为强。

持螯未觉风流减,对客挥毫也未妨。

(0)

予尝复书于屠都宪朝宗称之为丹山先生盖谓其家四明有此山尔朝宗乃更其旧号以诗谢予次韵奉答且以两篆字赠之

弱毫谁道力如杠,漫作丹山小篆双。

千岁早占仙是骨,四明休诧石为窗。

直须号令惊山岳,何止才名动浙江。

况有烟霄天上曲,楚歌从此不成腔。

(0)

次韵答攸县陈翁钺

十年衡岳雁书迟,纵有高怀说向谁。

花下一壶狂李白,江头三弄老桓伊。

清风坐里时生腋,黄色归时正满眉。

尊俎肯留今日燕,为君重咏白驹诗。

(0)

答奚元启四首次韵·其四

小市春丛不到关,邻家儿女卖灯还。

幽人独坐两峰静,啼鸟不来双树閒。

酒伴有期思白社,俸钱无地买青山。

春风万里江南意,梦里梅花强破颜。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