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五》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五》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东斋手植柏,今复几尺长。

知有桓司马,榛茅为遮藏。

近闻南台松,新枝出馀僵。

年来此怀抱,岂复惊凡亡。

(0)
注释
东斋:诗人自己的书房或居所。
柏:常绿乔木,象征坚韧和长寿。
几尺长:形容树木的生长情况。
桓司马:可能是历史上的人物,以其松树闻名。
榛茅:泛指杂草,象征隐秘或未被发现。
南台松:可能指某个著名的松树,位于南方。
馀僵:残留的枯木,形容新生力量突破旧有束缚。
怀抱:心中的想法或情感。
凡亡:平凡事物的消逝,引申为世事变迁。
翻译
当初我在东斋亲手种下的柏树,如今已经长了多少尺寸?
我知道有位叫桓司马的人,他的松树用杂草丛生来遮掩着。
最近听说南台的松树,新生的枝条突破了枯木的束缚。
这些年来我怀揣的心事,还能对平凡事物感到惊讶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斋亲手种植的柏树,经过一段时间已经长成了几尺高。"知有桓司马,榛茅为遮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理解,其中“桓司马”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司马徽,他曾在家中种植大量的柏树和茅草,用以遮蔽自己的住宅,以此来逃避世俗的纷争。"近闻南台松,新枝出馀僵"则是诗人听说了南台上的松树生长得很好,新的枝条萌发而出,即便是在寒冷中也依然坚强地成长。

最后两句"年来此怀抱,岂复惊凡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他在这里反思自己的生命和时间的流逝,每当回想起这些景象,就更加感到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再对世俗的得失感到震惊。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长变化的观察,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体现了他对于生命、时间和淡泊名利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和孚先兄久雨

未容春色到园林,寂寞莺花困久阴。

积潦坏墙低易补,晓寒侵被破难禁。

门闲剩欲偿诗债,裘敝犹堪当酒金。

昨夜东风扫群翳,放回天地发生心。

(0)

签判黄元功公廨枕江有小亭落成之初予偶假居之明洁深稳因得游息其上榜曰寓亭并留鄙句以见意

物生天壤间,有形孰非寓。

心随万境转,飞走各依附。

峤南山河异,岁月亦屡度。

新亭枕江皋,杳渺可飞步。

风涛振几席,云月随杖屦。

吾生真寄耳,那复叹淹驻。

当年有离忧,政以南北故。

举足皆道场,意适随所遇。

往参少林禅,归指曹溪路。

去住吾何心,要以生死喻。

远迹混渔樵,忘机狎鸥鹭。

千载如知心,相对犹旦暮。

(0)

太湖沿檄西原道即事三首·其二

上崖下谷鸟道中,前屩后巾鱼贯从。

西山路暗光已夕,东山山头馀日红。

(0)

和王给事易简殿试举人五首·其二试特奏名

十上宁嗟老此生,长年终得似河清。

良金熟练精英在,古剑磨光星斗明。

伏枥向来犹壮志,据鞍他日想腾声。

当时谁出菑川右,充选何劳固请更。

(0)

西安谒陆蒙者老大夫观著述之富戏用蒙老新体作·其二

白头书生黑头翁,长安时花幽涧松。

远飞近啄虽异志,天命厚薄无雌雄。

钩深采博燥喉吻,守此一亩蓬蒿宫。

杜门不出交二仲,木阴涧曲遥相通。

紫囊贝叶资艺苑,款关一见踰三冬。

亭亭漫吏多所历,乾死书萤心似漆。

王门宾阁不留行,赭颜趼足搜泉石。

茅檐正欲结云根,竹叶榴花荐馀沥。

当从元亮赋言归,木茹麻衣永投笔。

(0)

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其四

向来霜秋句,俯仰岁一终。

人间有寒暑,方外无穷通。

青青千丈松,不改冰雪容。

坐阅蒲与柳,飘萧随雨风。

寒松老益高,蒲柳老益衰。

流萍况无蒂,复与飞蓬期。

却扫计不早,出门欲何之。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