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少行迹,猿鹤自为群。
老树封苍藓,长藤挂白云。
人烟寒不起,日色午难分。
跋涉虽艰苦,翛然远世纷。
山深少行迹,猿鹤自为群。
老树封苍藓,长藤挂白云。
人烟寒不起,日色午难分。
跋涉虽艰苦,翛然远世纷。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山行即事》描绘了一幅深山隐逸的画面。首句“山深少行迹”展现了山中人迹罕至的宁静,暗示了诗人远离尘世的追求。接下来的“猿鹤自为群”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野生动物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向往。
“老树封苍藓,长藤挂白云”两句,通过描绘老树覆盖着青苔,藤蔓缠绕着云雾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也寓含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接着,“人烟寒不起,日色午难分”写出了山中气候的清冷,以及光线的朦胧,使得时间感变得模糊,增添了山居生活的孤寂与静谧。
最后两句“跋涉虽艰苦,翛然远世纷”,诗人虽然在艰难的山路上行走,但内心却感到超脱于世俗纷扰的自由和宁静(“翛然”意为无拘无束,超然物外)。整首诗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淡泊,体现了明代士人崇尚自然、追求心境清静的价值取向。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