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城上》
《城上》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晚目层城上,山川自吐吞。

断云孤岭秀,涨潦一溪浑。

烟起谁家树,人归何处村。

不堪东北望,回首又黄昏。

(0)
翻译
夜晚在高楼上眺望,山川景色时隐时现。
孤独的云朵缭绕在山岭,溪水上涨变得浑浊。
炊烟从哪家树上升起,行人归向哪个村庄?
无法忍受再向东北望去,回身一看又是黄昏降临。
注释
晚目:夜晚的目光。
层城:高楼。
山川:山脉和河流。
自吐吞:自然呈现和消失。
断云:孤零零的云朵。
孤岭:独立的山岭。
秀:秀丽。
涨潦:上涨的积水。
一溪浑:整条溪水混浊。
烟起:炊烟升起。
谁家树:哪户人家的树木。
人归:行人归去。
何处村:哪个村庄。
不堪:难以承受。
东北望:向东北方向看。
回首:回头。
又黄昏:又是黄昏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站在城楼上所见的景象。"晚目层城上",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夜晚的余晖映照在层层叠叠的城墙上,显得静谧而深远。接下来的"山川自吐吞",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展现出山川在暮色中起伏变化,仿佛有生命般吞吐着光影。

"断云孤岭秀",诗人视线转向远方,孤零零的山岭在稀疏的云雾中更显峻峭,景色秀丽。"涨潦一溪浑",近处的小溪因雨水上涨而变得浑浊,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烟起谁家树,人归何处村",炊烟袅袅升起,不知来自哪家屋舍,而归乡的人们消失在哪个村庄,引人遐想。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不堪东北望,回首又黄昏",诗人难以承受东北方向的遥望,因为那里的景象勾起了无尽的思乡愁绪,而当回过头来,天色已近黄昏,更添凄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城楼眺望,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知府黄寺簿生日·其一

绿杨红杏满城春,杂树含芳让锦茵。

天为吾皇宗社计,老君亲送石麒麟。

(0)

慈林讲师顶相

气宇兮春温,风标兮凛然。

律虎出林兮,裂破开遮持犯。

经龙搅海兮,探穷顿渐偏圆。

句法清新兮,吟彻山庄梅竹。

胸襟妙蕴兮,包罗丘壑风烟。

友缙绅兮,非权门炙手。荷佛法兮,思重负赪肩。

煨芋香兮,无心收涕。卧云深兮,岂意朝天。

邈真容兮,明镜绘像。付箕裘兮,神珠藏渊。

夫是之谓慈林克家之子,真鸾胶而续弦者也。

(0)

雪崖·其一

壁立千寻度玉风,绝扪摩处有行踪。

草鞋踏出毗卢印,见得分明隔万重。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十

衲僧拄杖头,一升三合米。

今年春雨多,一饱应难拟。觉海山仙,闻如是语。

怒发冲冠,驱神驾鬼。诛云师,扫烟翠。

放出金乌出海门,且听歌舞乐丰年,只图一个不知恩。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四十一

雪峰辊毬,睦州担板。展尽神通,搆得一半。

那一半,戴嵩牛卧绿杨阴,韩干马嘶芳草岸。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八

妙应群机,亨衢得路。浩浩尘中,如何辨主。

辨得主,进退随宜,不妨去住。

倒跨杨岐三脚驴,南北东西誇独步。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