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禽藏密筱,斗雀堕高枝。
老干空千尺,何人写楚辞。
栖禽藏密筱,斗雀堕高枝。
老干空千尺,何人写楚辞。
这首诗描绘了翠虚亭周围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以及对亭子本身的一种感慨。
首句“栖禽藏密筱”,描绘了一幅鸟儿在茂密竹林中栖息的画面,竹林的密布为鸟儿提供了安全的避风港,营造出一种和谐与安宁的氛围。
次句“斗雀堕高枝”,则通过“斗雀”这一动态场景,展现了小鸟之间的嬉戏与竞争,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界的秩序。
“老干空千尺”一句,将视线转向亭子周围的树木,强调了树木的古老与高大,千尺之高不仅体现了树木的高度,也象征着时间的久远和历史的沉淀。
最后一句“何人写楚辞”,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亭子及其周围环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引出了对古代文学作品《楚辞》的联想,暗示了亭子可能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之美,以及对过往文化的深深敬意。
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
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系。
傍水与登山,翛然有深诣。
日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
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
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
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
新秋雨初霁,圆月照我屋。
扶病起看月,坐久偶成曲。
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
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
容彭不为长,颜杨不为促。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彼笑我太狂,我笑彼太俗。
彼我更相笑,是非无实录。
不如长默默,恬淡过昏旭。
渊鱼与林鸟,各得随所欲。
举头谁是友,风月与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