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
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系。
傍水与登山,翛然有深诣。
日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
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
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
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
新秋雨初霁,圆月照我屋。
扶病起看月,坐久偶成曲。
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
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
容彭不为长,颜杨不为促。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彼笑我太狂,我笑彼太俗。
彼我更相笑,是非无实录。
不如长默默,恬淡过昏旭。
渊鱼与林鸟,各得随所欲。
举头谁是友,风月与松竹。
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
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系。
傍水与登山,翛然有深诣。
日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
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
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
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
新秋雨初霁,圆月照我屋。
扶病起看月,坐久偶成曲。
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
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
容彭不为长,颜杨不为促。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彼笑我太狂,我笑彼太俗。
彼我更相笑,是非无实录。
不如长默默,恬淡过昏旭。
渊鱼与林鸟,各得随所欲。
举头谁是友,风月与松竹。
这首诗名为《松下自遣》,是宋代僧人释智圆的作品。诗人以松树为背景,描绘了自己的隐逸生活,展现了对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写日常的简朴生活——饮水山泉、采菊为食、疏懒度日,表达了对烦恼的超脱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人认为,人生不必过于追求荣辱,而应像松竹风月一样,保持恬淡宁静,随性而行。最后,诗人以“渊鱼与林鸟,各得随所欲”表达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理想追求,以及对他人评价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的清静无为思想。
凉风吹萚萚,万片落何忍。
天香在其中,落悲华又稹。
独我闭门观,妙理阅无尽。
西山翠峨峨,邀客发连轸。
载者双玉人,蓬发泣云鬒。
吾家亦有驹,骏足絓轴靷。
日宜纵之游,相索气凄紧。
山中客素衣,涕辍领远引。
我更王生俱,先后出郊畛。
此游信清绝,秋意刻肝肾。
寒流经卢沟,日色淡嶾嶙。
土囊一折去,翠嶂排腭慭。
吾徒亦何嗜,尘想暂泯泯。
入夜山月空,心旷无一窘。
拥衾茅舍间,寒吷或闻龂。
不爱春夏绿,爱此秋叶黄。
先生看山眼,炯炯浮秋光。
黄叶亦何好,取及菘可尝。
老韭细转青,新芥辣更香。
蔬实饱风露,卉木阅炎凉。
高树未摇落,邻畦已登场。
柴门客不惊,乌雀自成行。
了然验物理,后时独何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