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乌,山头月,几点残星灭不灭,营中角声鸣咽咽。
战马嘶,征人发,堂上双亲垂白发,闺中少妇年二八。
爷牵衣,儿抱膝,东邻西邻哭声一,道上行客肠断绝。
城上乌,山头月,几点残星灭不灭,营中角声鸣咽咽。
战马嘶,征人发,堂上双亲垂白发,闺中少妇年二八。
爷牵衣,儿抱膝,东邻西邻哭声一,道上行客肠断绝。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给平凡家庭带来的痛苦与离别。开篇"城上乌,山头月,几点残星灭不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不祥预感的夜晚景象。"营中角声鸣咽咽"则透露出战事紧张的氛围,而"战马嘶,征人发"更直接地展现了战争的迫近。
诗歌后半部分转向家庭与个人的悲哀。"堂上双亲垂白发"和"闺中少妇年二八"分别描绘出老人对子女的忧虑以及年轻妇人在战乱中的无助。"爷牵衣,儿抱膝"则是父子间情感的表达,而"东邻西邻哭声一"和"道上行客肠断绝"更深化了战争带来的家庭分离与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出宋代社会战乱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展示了作者对平民百姓遭受战乱之苦的深切同情。
策马太行道,西风动微凉。
之子去意远,南望嵩洛乡。
日驰百里足,急归拜高堂。
天伦喜会合,亲侍生辉光。
惜此暂阔别,送君乏词章。
早晚揖回驭,秋深篱菊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