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收霰止绝纤埃,压瘴迎丰兆已开。
欲积忍将靴踏去,初飘喜著袖盛来。
微微糁体寻生粟,稍稍粘枝辄乱梅。
不解高楼办歌舞,典衣亦合买新醅。
雨收霰止绝纤埃,压瘴迎丰兆已开。
欲积忍将靴踏去,初飘喜著袖盛来。
微微糁体寻生粟,稍稍粘枝辄乱梅。
不解高楼办歌舞,典衣亦合买新醅。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细雨和霜花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刻所呈现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雨收霰止绝纤埃”表明了细雨已经停止,而霜花也不再轻盈地飘落,天气开始转晴。紧接着,“压瘴迎丰兆已开”则预示着大自然即将迎来生机勃发的时刻。
在下一联中,“欲积忍将靴踏去,初飘喜著袖盛来”,诗人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之情。他们希望穿上靴子踏入大自然,而微妙的花香已经轻拂衣袖。
“微微糁体寻生粟,稍稍粘枝辄乱梅”一句则描绘了初春时节,细小的露珠附着在谷物上,显现出生机;而花瓣轻轻地粘附在枝头,即便是纷乱无序,也透露出梅花即将开放的生动景象。
最后一联“不解高楼办歌舞,典衣亦合买新醅”,则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庆祝之情。他们并不明白高楼上所进行的歌舞活动,但却认为这时节应当更换新的酒,以庆贺春意绵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细微变化的观察,传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之情,同时也体现出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的审美情趣。
中是儒宗,中为道本,中是禅机。
这三教家风,中为捷径,五常百行,中立根基。
动止得中,执中不易,更向中中认细微。
其中趣,向词中剖得,慎勿狐疑。个中造化还知。
却不在、当中及四维。
这日用平常,由中运用,兴居服食,中里施为。
透得此中,分明中体,中字元来物莫违。
全中了,把中业劈破,方是男儿。
西风暗、吹雨黄叶声边。孤棹冷泊吴烟。
津桥星火半明灭,羁人相对迟眠。
潇潇又成阵,正山钟搀断,野柝催阑。
清愁万点,任篷窗、一向无言。
凄绝转蓬身世,偏共卧沧江,经岁经年。
今夕茫茫云水,波深月黑,何处鸣舷。
拥衾剪烛,想芦中、梦醒都寒。
怕栖乌惊起,明朝揽镜,换了朱颜。
正匆匆、楚乡秋晚,孤鸿飞过南浦。
同来桃叶堪惆怅,一舸载春先去。愁绝处。
问那曲阑干,曾听人低语。今宵最苦。
向枫树溪桥,芦花野馆,剪烛卧听雨。
吴霜鬓,破帽西风怎护。丝丝都是离绪。
旧情顿冷新愁重,总付坠鞭词谱。君记取。
待雪夜、相思乘兴柴冈路。唱予和汝。
要款段随车,轻盈唤酒,重为国香赋。
红莲一舸,向游仙梦里,步虚金阙。
朝罢香烟携满袖,初度玳筵重设。
玉轴琵琶,金瓶芍药,都在春风列。
天然清贵,樵林自爱晴雪。
笑说奉母闲居,吾非巧宦,未信潘郎拙。
戏引鸳雏香径底,好在双珠明月。
锦绣楼台,燕莺帘幕,垂柳青丝结。
金笼放鸽,年年飞絮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