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全文
唐 / 皇甫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孤城永巷时相见,衰柳闲门日半斜。

欲送近臣朝魏阙,犹怜残菊在陶家。

(0)
翻译
孤独的城市中,我们偶尔在长巷相逢
衰败的柳树围绕着悠闲的门户,夕阳斜照
注释
孤城:形容城市荒凉或孤立。
永巷:长长的巷子,常用来象征寂寞或冷清。
时相见:偶尔相遇。
衰柳:枯萎或凋零的柳树,象征衰老或衰败。
闲门:无人问津或闲置的门。
日半斜:夕阳西下,表示时间已晚。
欲送:想要送别。
近臣:亲近的大臣。
朝魏阙:前往朝廷,魏阙指代朝廷。
犹怜:仍然怜惜。
残菊:凋零的菊花,象征坚韧或秋意。
陶家:这里可能暗指隐士或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而又有些凄凉的秋日景象。开篇"孤城永巷时相见",设定了一个空旷静寂的场景,诗人与友人在一座孤立的古城中偶遇,时间已经是黄昏时分,给人以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衰柳闲门日半斜",这里的“衰柳”指的是秋天枯萎的垂柳,与“闲门”相映,显得更加寂静。太阳已经西斜,只剩下了一半的光芒,照在那闲置不用的门上,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欲送近臣朝魏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近臣"可能指的是即将离去的朋友,而"朝魏阙"则是古代都城长安的东门,意味着朋友要远行到很远的地方去。诗人想要送别,但又似乎有些犹豫不决。

最后一句"犹怜残菊在陶家",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凋零之物的怜悯之情。陶家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是一个隐喻,代表着往昔的生活和记忆。而“残菊”则象征着秋天的寂寞与生命力的衰退。诗人对这些即将消逝的事物感到不舍,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是常见的,他们经常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时光流逝、事物变迁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象,传递了一种对友人的惜别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皇甫曾
朝代:唐   籍贯:润州丹阳   生辰:785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卒。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新居感咏

无似老且病,惟恐归田迟。

一旦得引年,九天还听卑。

尚沾二品禄,俾尽百年期。

恩深沦骨髓,感极横涕洟。

始营菟裘地,来向濉水湄。

城隅最穷僻,匠者宁求奇。

卜筑悉由己,轩牖亦随宜。

外以蔽风雨,内以安妻儿。

燕雀莫群噪,鹪鹩才一枝。

因念古圣贤,名为千古垂。

何尝广居室,俭为后人师。

亚圣乐箪食,寝丘无立锥。

文终防势夺,去病耻家为。

文园四壁立,郑公小殿移。

伊余具员者,适会承平时。

无术毗万务,无才抚四夷。

为郡亦龊龊,劳心徒孜孜。

保身已天幸,拊己宜自知。

开卷颜间厚,复惧来者嗤。

勖哉知止足,清白犹可追。

(0)

宽堂生辰见招坐中赋小诗为寿

人以宽而安,道以宽而久。

蹄涔贮污潢,满除翻覆手。

江海无津涯,天地等大受。

宽故静而一,是谓仁者寿。

晴天泛风光,春意入花柳。

一笑登公堂,宽德寓杯酒。

愈宽则愈寿,松柏岁寒友。

(0)

挽赵漕二首·其一

蔚蔚郎闱望,皇皇使节辉。

竞时俱勇往,怀宝独言归。

皂盖人方惜,黄粱梦已非。

萧山遗老在,谁使涕交挥。

(0)

准斋诲人亹亹不倦某每侍几席洒然若执热之濯清风一日语及唱和新篇继复缄示联章巨轴皆相与切磋之意某辄忘其荒陋次韵二章借以求教不敢言诗也幸赦不敏而镌诲之·其二

倦游愈觉世途艰,远矣淳风未易还。

车去出门多异辙,尘来眯目失前山。

差殊只在毫釐际,迷复都来反覆间。

珍重先生相指似,忙中自有本来闲。

(0)

次韵十一叔芍药五绝·其四

手把春花已后春,锦容入眼更成新。

凭栏落日浑无□,倍觉君诗信有神。

(0)

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其三

剪蜡霜前色太深,何如万萼占春阴。

今朝懒不行花径,插遍铜彝供石林。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